[发明专利]触控显示装置与触控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3249.3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0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许毅中;徐国书;吴宇川;张春勇;卢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28 | 分类号: | G02B5/28;G06F3/041;G02F1/1333;H01L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面板 | ||
本发明揭露一种触控显示装置与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与一触控面板。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相对设置,并包括一保护基板、一抗蓝光层以及一触控电极层。抗蓝光层设置在保护基板与显示面板之间,抗蓝光层是由多数对的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迭设而成,第一材料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材料层的折射率,第一材料层的厚度介于20奈米与50奈米之间,第二材料层的厚度介于20奈米与70奈米之间。触控电极层设置在保护基板与显示面板之间,并与抗蓝光层重迭设置。本发明揭露的触控显示装置与触控面板可有效拦截显示屏幕所发出的短波蓝光与紫外线,同时可确保显示色彩不失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触控显示装置与触控面板,特别是关于一种可降低短波蓝光的触控显示装置与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各种信息设备不断地推陈出新,尤其是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及超轻薄笔记本计算机等,除了一般以键盘或鼠标输入或操控之外,利用触控式技术来操控信息设备是一种相当直觉且受欢迎的操控方式。由于触控显示装置具有人性化及直觉化的输入操作界面,使得任何年龄层的用户都可直接以手指或触控笔选取或操控信息设备,因此,触控显示装置已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研究发现,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超轻薄笔记本计算机等触控显示装置的屏幕所发出的光线中包含大量的蓝光,蓝光可使屏幕显得更白、更亮,不过,蓝光易使眼睛干涩、疲劳或影响睡眠,甚至导致眼球的病变,尤其是短波蓝光,其波长较短且接近紫外线(UV),能穿透眼球的晶状体而直达视网膜,令视网膜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上皮细胞的衰亡会导致光敏感细胞缺少养分,引起视力损伤并且是不可逆转的。因此,要如何在触控显示装置中直接降低短波蓝光对人眼的伤害一直是业界研究的重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与触控面板。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与触控面板可有效拦截显示屏幕所发出的短波蓝光与紫外线,同时可确保显示色彩不失真。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触控面板。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相对设置,触控面板包括一保护基板、一抗蓝光层及一触控电极层。抗蓝光层设置在保护基板与显示面板之间,抗蓝光层是由多数对的第一材料层与第二材料层迭设而成,第一材料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材料层的折射率,且第一材料层的厚度介于20奈米与50奈米之间,第二材料层的厚度介于20奈米与70奈米之间。触控电极层设置在保护基板与显示面板之间,并与抗蓝光层重迭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材料层是折射率介于1.6与2.8之间的材料层。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材料层是折射率介于1.3与1.6之间的材料层。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材料层的材料包含五氧化三钛、五氧化二铌、氮化硅、或其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材料层的材料包含二氧化硅、二氟化镁、或其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抗蓝光层最少是由12对的所述第一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材料层迭设而成。
在一实施例中,抗蓝光层设置在所述保护基板面对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所述触控电极层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面对所述保护基板的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在抗蓝光层与触控电极层之间、或者在触控电极层与显示面板之间还设置一粘着层。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层设置在保护基板面对显示面板的表面,抗蓝光层设置在显示面板面对保护基板的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在触控电极层与抗蓝光层之间、或者在抗蓝光层与显示面板之间还设置一粘着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32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