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脓疱疮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3049.8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2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余英 |
主分类号: | A61K36/86 | 分类号: | A61K36/86;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脓疱疮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脓疱疮的中药。
背景技术
脓疱疮俗称“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具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感染的特性,易在儿童中流行,病原菌主要为凝固梅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单独或混合感染。夏、秋季节气温高,湿度大,皮肤浸渍等,都易使病菌侵入皮肤繁殖,为促发本病创造有利条件。皮肤损害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黄豆大的水疱,迅即转为脓疱,疱周有明显红晕。疱壁薄,疱破后其渗液结成蜜黄色厚痂。损害常群集分布,有不同程度瘙痒,搔抓可将菌接种到其他部位而发生新疹,偶尔可见指头大或更大松弛性脓疱,所谓“大疱型脓疱疮”脓疱可见半月形积脓现象。本发明通过采用多味中药配合,有清热解毒,清肝除湿,通经活血,祛腐生肌作用,对脓疱疮有着显著疗效,无毒副作用,且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与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脓疱疮的中药,通过采用多味中药配合,有清热解毒,清肝除湿,通经活血,祛腐生肌作用,对脓疱疮有着显著疗效,无毒副作用,且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与市场前景。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配方:一种治疗脓疱疮的中药,包括以下组份:银花藤50~70份,野菊花40~60份,公英20~40份,地丁20~40份,夏枯草20~40份,黄芩20~40份,丹皮20~40份,赤芍20~40份,紫背天葵20~40份,水400~500份。
进一步的,银花藤60份,野菊花50份,公英30份,地丁30份,夏枯草30份,黄芩30份,丹皮30份,赤芍30份,紫背天葵30份,水450份。
进一步的,还包括当归20~40份,黄芪20~40份,鱼腥草20~40份。
进一步的,当归30份,黄芪30份,鱼腥草30份。
本发明通过以上配方制作出来的中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多味中药配合,有清热解毒,清肝除湿,通经活血,祛腐生肌作用,对脓疱疮有着显著疗效,无毒副作用,且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与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病例一:
徐某,男,5岁,晨起突然发现腰内一侧出现红斑及水疱,中午迅速变为脓疱,粟粒至黄豆大小,疱壁薄,周围有红晕,用本药内服外敷后5天痊愈。
病例二:
张某,女,4岁,后背部出现红斑及水疱,疱破裂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上覆蜜黄或灰黄色痂。用本药内服外洗5天痊愈。
病例三:
钟某,男,7岁,头部出现红斑及水疱,疱破裂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上覆蜜黄或灰黄色痂,揭开痂皮内有脓性分泌物,用本药内服外洗敷贴后7天痊愈。
本发明通过以上配方制作出来的中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多味中药配合,有清热解毒,清肝除湿,通经活血,祛腐生肌作用,对脓疱疮有着显著疗效,无毒副作用,且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与市场前景。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余英,未经黎余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30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