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式光纤带松套管气吹成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2792.1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6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李启龙;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58 | 分类号: | B29C49/58;B29C49/04;G02B6/4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杜静静 |
地址: | 21003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套管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干式光纤带松套管气吹成型装置,属于光纤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缆二次套塑工艺是指高分子材料在挤塑机的作用下在光纤带外部套上一段长度和光纤带一样的松套管。松套管与光纤带之间的结构分为填充式和全干式。填充式松套管内部填充专用的纤膏,全干式内部通过阻水带与压缩空气来替代纤膏。填充式结构在光纤接续过程中需要借助清洁剂对光纤进行清洗,往往可能清理不够干净且有污染产生,带有腐蚀作用的清洗剂和清洁纸,会对接续质量有影响。在此背景下,全干式结构应运而生。
现有的二次套塑设备上纤膏填充系统无法满足这一全干式工艺的要求。改进后的吹气装置也只能满足普通光纤小套管最大直径2.5mm的生产,针对光纤带大套管最大直径12mm的生产则力不从心。针对该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尝试新的方法,但是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干式光纤带松套管气吹成型装置,该装置整体结构设计巧妙,不仅能满足普通光纤小套管的生产,也能满足光纤带大套管的生产,并且拆卸组装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干式光纤带松套管气吹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吹成型装置包括挤塑装置和气吹装置,所述气吹装置包括光纤带导管、前定位端盖、气吹装置罐体、后定位端盖以及与气吹装置罐体连接的送气组件,所述气吹装置罐体的两端分别设置前定位端盖和后定位端盖,所述光纤带导管贯穿整个气吹装置罐体。前后定位端盖及聚四氟垫片通过其法兰面定位后用沉头螺栓与罐体连接。光纤带导管通过加工时的尺寸公差保证与前后端盖滑动配合,方便拆装,气管接在罐体上伸出的接气口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气吹装置还包括聚四氟垫片,所述聚四氟垫片设置在气吹装置罐体和后定位端盖之间。该技术方案加装了聚四氟垫片,有效的起到隔热作用,将挤塑机机头传递过来的热量隔断,光纤带导管与后定位端盖安装后不会随机头温度升高而变热,避免了光纤带在进机头前受高温影响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前定位端盖上设置有走气槽,便于气体进入分流锥与光纤带导管之间的间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送气组件包括气源、连接气源的管路以及设置在管路上的储气罐、气动三联件及过滤器以及气体流量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分流锥和光纤带导管之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大小为0.5-1.5mm,优选为1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挤塑机挤塑内模与光纤带导管之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大小为0.5-1.5mm,优选为1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气吹装置罐体的一端设置为倒角结构。该技术方案设计合理,采用倒角设计,使气体在从大口径向小口径通过时,进气更为平顺,减小气体反弹造成的气流扰动,尤其在需要更大气量的光纤带大套管生产时表现更为优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如下:1)整体结构设计新颖、简单、可靠;2)该技术方案使得气体在机头出口处才会和光纤带接触,避免了损伤光纤带的问题,通过更换其他尺寸的前后定位端盖和光纤带导管,也能向下兼容尺寸更小的小套管的生产,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达到了一套模具多重用途的效果;3)该技术方案中的罐体采用倒角设计,使气体在从大口径向小口径通过时,进气更为平顺,减小气体反弹造成的气流扰动,尤其在需要更大气量的光纤带大套管生产时表现更为优异;4)该技术方案前后都加装了定位装置,即前定位端盖和后定位端盖,在装配中其整套装置的同心度精度更高,即使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机头温度在200℃以上)其光纤带导管发生受热变形也不会影响出口处光纤带与PBT料的同心度,生产出的产品外观更圆整更美观;5)该技术方案可以与现有机头分流锥、内模、外模装配使用,不必重新制作机头处模具,节省了成本,达到与现有设备兼容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气吹成型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吹装置与挤塑机机头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气吹装置气源接线图。
其中,1、光纤带导管,2、前定位端盖,3、气吹装置罐体,4、聚四氟垫片,5、后定位端盖,
6、挤塑机机头,7、挤塑机挤塑外模,8、挤塑机挤塑内模,9、分流锥,10、储气罐,11、气动三联件及过滤器,12、气体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2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亚克力立体字热弯工艺
- 下一篇:一种连续密炼塑化橡胶混炼装置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