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在炔端含有不同取代基的炔丙胺衍生物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22424.7 申请日: 2016-01-14
公开(公告)号: CN105481699B 公开(公告)日: 2017-12-01
发明(设计)人: 周锡庚;邵银林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C07C211/27 分类号: C07C211/27;C07C211/28;C07C211/29;C07C209/68;C07F7/10
代理公司: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00 代理人: 陆飞,盛志范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合成 含有 不同 取代 炔丙胺 衍生物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碳-碳单键活化而实现的不同炔丙胺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

背景技术

炔丙胺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既是大量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重要结构单元,又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因此,发展能满足不同合成目标或修饰炔丙胺需要的新方法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中的重要课题。

现有制备炔丙胺技术中,主要采用端炔与亚胺的加成反应制备炔丙胺衍生物。文献(Tetrahedron Lett, 2003, 44, 6767-6768和Tetrahedron Lett , 2004, 45, 8281-8283)报道以炔烃和亚胺为原料,在60℃、氩气保护下,以Toluene为溶剂、Et3N为添加剂,在氯化锌和TMSCl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制备得到炔丙胺化合物的方法,操作较繁琐,不适用于复杂有机分子中炔丙胺结构单元的改造。文献(J. Am. Chem. Soc., 2010, 132, 5332–5333)报道了Cu催化炔丙胺与亚胺或端炔反应制备炔丙胺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氯化亚铜或溴化亚铜为催化剂,计量的碱为添加剂。但对于炔丙胺与端炔的反应存在较大局限性,仅适合另一炔端不含取代基的炔丙胺与芳基乙炔和功能取代乙炔间的反应,且反应产率只有33-83%,不适合内炔型炔丙胺的端基改造;还有,该反应仅限于三级胺。此外,反应过程中所使用的碱还具有不确定性,随着底物变化而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料来源广泛、操作简便的能从一种炔丙胺高选择性高收率合成在炔端含有不同取代基的炔丙胺衍生物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合成炔丙胺衍生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氮气保护和稀土催化剂存在下,以式(I)所示端炔与式(II)所示化合物炔丙胺为原料,通过炔基交换反应,制备得到式(Ⅲ)所示化合物炔丙胺衍生物;其反应式为:

上述式中,R是甲基、乙基、正丁基、异丁基、环丙基、环己基、叔丁基、苄基或芳基等;

R1是氢、C1-8烷基、环丙基、环己基或芳基;

R2是芳基、苄基或烷基;

其中,所述的芳基是未取代的或具有1-3个选自下组的取代基:C1-4烷基、C1-4烷氧基或者卤素;

所述的催化剂选自稀土硅胺基配合物Ln[N(SiMe3)2]3 (Ln = Sc, Y, La – Lu)和稀土烷基配合物;优选Ln[N(SiMe3)2]3

所述的溶剂为甲苯或二甲苯。

制备式(Ⅲ)所示化合物,以摩尔比计算:式(I)化合物/式(II)化合物/稀土催化剂为(1.0-10.0)/1.0/(0.010-0.30)。

制备式(Ⅲ)所示化合物,反应温度为60-150 ℃。

制备式(Ⅲ)所示化合物,反应时间4 - 48 h。

本发明人通过深入细致研究,发现一种在稀土催化体系下,端炔和炔丙胺的可逆炔基交换反应,为变换炔丙胺的炔端取代基提供一种有效方法,能从一种内炔型炔丙胺直接合成在炔端含有各种不同取代基的炔丙胺衍生物,这是其它方法难以实现的。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创新之处:

(1)原料(式(I)化合物和式(II)化合物)来源广泛,易于商业购买或制备;

(2)不需要任何添加剂;

(3)这是首例仲胺基诱导的β-碳消除反应;

(4)反应具有可逆性,这在碳-碳单键重组反应中是非常罕见的,借此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物的计量比控制反应方向;

(5)反应对环丙烷基和碳-卤键等官能团具有良好容忍性,这是后过渡金属催化碳-碳单键转化反应中常常难以实现的,具有互补性;

(6)反应普适性好,产率高;

(7)稀土硅胺基配合物催化剂简单、价格适中、可商业购买;

(8)从一种炔丙基取代二级胺直接合成各种在炔端含不同取代基的炔丙胺衍生物,这是炔烃复分解反应和其它方法难以实现的,为炔丙胺衍生物合成提供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炔丙胺衍生物品质高,收率高;原料(式(1)化合物和式(II)化合物)来源广泛、普适性好;首次实现了从一种炔丙基取代二级胺直接制备在炔端含有不同取代基的其它炔丙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24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