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型内刮式出料混料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2208.2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6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杨趁芬;芮文秀;向天波;黄群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24 | 分类号: | B01F7/24;B01F7/3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型内刮式出料混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出料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环型内刮式出料混料机。
背景技术
在电缆的外包层的生产过程中,通常的生产方式为:首先将原料进行混 料,然后将混合均匀的原料通过挤出成型机包覆于电缆的线芯上。现有的混 料机上配置的出料单元往往为圆柱形的筒状结构或者圆台状的筒状结构。由 于粉状的原料在储存过程中吸收水分,进而在混料过程中互相粘结形成结块 或者粘结于出料单元的内壁上,最终使得出料单元出现堵塞的现象。一旦出 料单元出现堵塞,则需要先关闭混料机,然后疏通出料单元。这样,不仅耗 时耗力,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型内刮式出料混料机,该环型内刮式出料混 料机能够有效地防止物料的堵塞。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型内刮式出料混料机,包括由 上而下依次连通的混料筒、缓冲段和出料段,出料段的侧壁由上而下依次设 置有多个贯穿槽,出料段的外部套设有振动套,振动套的内壁由上而下依次 设置有多个防结条且防结条贯穿于贯穿槽,振动套的顶部与弹簧相连接,弹 簧的顶部通过固定件安装于环形槽内且环形槽安装于缓冲段的外壁上;其 中,防结条自顶部向底部倾斜于出料段的侧壁;
混料筒内设置有横梁、第一搅拌棒与第二搅拌棒,第一搅拌棒与第二搅 拌棒分别设置于横梁两端且自上而下向中心靠拢,第一搅拌棒的长度小于第 二搅拌棒的长度,横梁与位于混料筒外部的第一电机相连接以使得横梁能够 绕混料筒的轴向转动。
优选地,弹簧的顶部固定于混料筒的底部。
优选地,防结条焊接于振动套的内壁上。
优选地,防结条铰接于振动套的内壁上。
优选地,防结条与出料段的侧壁之间的形成的夹角为30-60°。
优选地,缓冲段为圆柱形筒状结构,出料段为上宽下窄的圆台形筒状结 构。
优选地,缓冲段的顶部的口径小于混料筒的底部的口径,的底部的口径 不小于出料段的顶部的口径。
优选地,防结条为上尖下宽的三棱条。
优选地,第一搅拌棒和/或第二搅拌棒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以驱动第 一搅拌棒和/或第二搅拌棒绕轴向转动。
优选地,横梁的下方还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上枝接有定向杆,第一搅 拌棒和/或第二搅拌棒贯穿于定向杆。
优选地,第一搅拌棒和/或第二搅拌棒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5-35°。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环型内刮式出料混料机的工作原理如 下:粉状的物料在搅拌机的混料筒中通过搅拌装置混合均匀后便可自混料筒 的底部经过缓冲段进入出料段,处于边缘的混料便可与防结条相碰撞,在碰 撞力的作用下,振动套便可在弹簧的支撑下进行往返运动,在这个往返运动 过程中,防结条便可与出料段的侧壁进行摩擦进而将防结条上沉积的物料刮 除,同时也可带动防结条两侧的出料段的内壁上沉积的物料进行脱落,进而 使得出料段的内壁上沉积的均得到有效地清除。另外,在弹簧的振动作用下, 弹簧顶部的固定件也能够沿着环形槽进行运动,进而使得振动套带动防结条 在贯穿槽内运动,从而进一步地有效地清除粘接于出料段的内壁上的粉料。 此外,混料筒内通过两个长度不等的且倾斜设置的第一搅拌棒与第二搅拌棒 进行混料,在混料过程中,第二搅拌棒能够将底层的粉料向上挤压,而第一 搅拌棒能够将顶层的粉料向下挤压,在上下交互挤压的过程中便可使得粉料 混合的更加的均匀,在交互挤压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破碎结块的粉 料。由上述描述可知,本环型内刮式出料混料机防止粉料的结块是利用物料 自身的冲击力、防结条的周向运动以及防结条的往复运动的结果,无需借助 外界的动力,不仅清除结块的效率高,同时也达到了节省能源的功效。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 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 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环型内刮式出料混料机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 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缓冲段2、出料段
3、振动套4、防结条
5、弹簧6、混料筒
7、横梁8、第一搅拌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22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禽类饲料混合设备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型油墨盒的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