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压柴油机复合相继增压结构及其增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1004.7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4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银燕;祖象欢;崔欣洁;杜兴华;杨传雷;李旭;宋贵涛;马传杰;王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37/007 | 分类号: | F02B37/007;F02B37/12;F02B37/16;F02B3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柴油机 复合 相继 结构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增压柴油机复合相继增压结构,其特征是:包括A列气缸、B列气缸、第一涡轮增压器、第二涡轮增压器,第一涡轮增压器包括同轴的第一压气机和第一涡轮,第二涡轮增压器包括同轴的第二压气机和第二涡轮,第一压气机通过A列进气管连接A列气缸,第一涡轮通过A列排气管连接A列气缸,第二压气机通过B列进气管连接B列气缸,第二涡轮通过B列排气管连接B列气缸,A列进气管和B列进气管通过进气连通管相通,A列排气管和B列排气管通过排气连通管相通,在第一涡轮和排气连通管之间的A列排气管上安装基本三通阀,基本三通阀的第一通道连接排气连通管,基本三通阀的第二通道连接第一涡轮,基本三通阀的第三通道连接进排气旁通管,在第二压气机和进气连通管之间的B列进气管上安装受控三通阀,受控三通阀的第一通道连接进气连通管,受控三通阀的第二通道连接第二压气机,受控三通阀的第三通道连接进排气旁通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柴油机复合相继增压结构,其特征是:A列进气管上安装A列中冷器,B列进气管上安装B列中冷器,第二涡轮与排气连通管之间的B列排气管上安装燃气阀。
3.一种增压柴油机复合相继增压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如下增压结构:
包括A列气缸、B列气缸、第一涡轮增压器、第二涡轮增压器,第一涡轮增压器包括同轴的第一压气机和第一涡轮,第二涡轮增压器包括同轴的第二压气机和第二涡轮,第一压气机通过A列进气管连接A列气缸,第一涡轮通过A列排气管连接A列气缸,第二压气机通过B列进气管连接B列气缸,第二涡轮通过B列排气管连接B列气缸,A列进气管和B列进气管通过进气连通管相通,A列排气管和B列排气管通过排气连通管相通,在第一涡轮和排气连通管之间的A列排气管上安装基本三通阀,基本三通阀的第一通道连接排气连通管,基本三通阀的第二通道连接第一涡轮,基本三通阀的第三通道连接进排气旁通管,在第二压气机和进气连通管之间的B列进气管上安装受控三通阀,受控三通阀的第一通道连接进气连通管,受控三通阀的第二通道连接第二压气机,受控三通阀的第三通道连接进排气旁通管;A列进气管上安装A列中冷器,B列进气管上安装B列中冷器,第二涡轮与排气连通管之间的B列排气管上安装燃气阀;
(1)柴油机处于低工况时:打开基本三通阀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保持基本三通阀的第三通道关闭,关闭受控三通阀的第一通道,关闭燃气阀;
柴油机排气由排气连通管汇入A列排气管,经由基本三通阀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间路径流入第一涡轮,完成膨胀做功之后排入大气;空气由第一压气机入口进入,通过进气连通管分别进入A、B列气缸参与燃烧,此时有且仅有第一涡轮增压器投入工作;
以上即为单涡轮增压工作模式;
(2)当柴油机处于中等工况时:同时打开基本三通阀所有通道,同时打开受控三通阀所有通道,第一涡轮增压器和第二涡轮增压器均投入工作,并且A列进气管中的部分增压空气通过受控三通阀的第三通道进入进排气旁通管,经由基本三通阀的第三通道进入A列排气管中,最后分别进入第一涡轮和第二涡轮,上述即进排气旁通增压模式;
(3)柴油机处于高工况时:打开基本三通阀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保持基本三通阀的第三通道关闭,打开燃气阀,延迟打开受控三通阀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保持受控三通阀的第三通道关闭;
柴油机排气通过A列排气管,流经基本三通阀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间路径进入第一涡轮,带动第一压气机工作,之后排入大气;柴油机排气通过B列排气管,流经燃气阀之后进入第二涡轮,带动第二压气机工作,之后排入大气;空气分别由第一压气机和第二压气机进入,第一压气机出口的压缩空气,通过进气连通管分别进入A、B列气缸参与燃烧;第二压气机出口的压缩空气,经由受控三通阀第二通道-第一通道间路径,通过进气连通管分别进入A、B列气缸参与燃烧,此时第一、二涡轮增压器均投入工作,即双涡轮并联增压工作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10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燃式沼气焚烧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