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形貌效应强化低温活性的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0882.7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4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董林;王晓波;邵晔;马凯丽;邹伟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34 | 分类号: | B01J23/34;B01J23/10;B01D53/86;B01D53/9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华蒙 |
地址: | 2100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貌 效应 强化 低温 活性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形貌效应强化低温活性的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CeO2载体溶于去离子水中,按照Mn、Ce摩尔比1.5:5~ 2:5的比例量取硝酸锰溶液,将称取的CeO2载体倒入硝酸锰溶液中, 得到反应液;
2)将反应液在油浴下蒸干,油浴温度为105~115℃,然后将所 得物质放入烘箱在105~115℃条件下烘干,得到烘干物;
3)将烘干物在马弗炉395~405℃条件下焙烧3~4h,得到以CeO2为载体的形貌效应强化低温活性的脱硝催化剂;其中,步骤1)中称 取的CeO2载体选自立方体、八面体或棒状形貌CeO2载体,对应步骤 3)中制备得到分别以立方体、八面体和棒状CeO2为载体的形貌效应 强化低温活性的脱硝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貌效应强化低温活性的脱硝催化剂 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以立方体、八面体和棒状CeO2为载体 的形貌效应强化低温活性的脱硝催化剂压片、粉碎过筛得到40~60 目的颗粒状催化剂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貌效应强化低温活性的脱硝催化剂 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称取的CeO2载体为立方体CeO2, 立方体CeO2制备方法为:称取9.6g固体氢氧化钠溶于30ml的去离 子水中,调节碱液浓度至6mol/L,然后溶解冷却至室温;称取2mmol, 即0.87g硝酸亚铈溶于10ml的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至室温,将二 者混合搅拌半小时,然后将形成的絮状液体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 180℃下水热反应24h,水热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取出,离心分离, 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将混合物放入烘箱中在110℃下干燥12h,最 后将所得干燥物取出后在马弗炉中400℃条件下焙烧3h,得到立方体 CeO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貌效应强化低温活性的脱硝催化剂 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称取的CeO2载体为八面体CeO2, 八面体CeO2制备方法为:称取1mmol,即0.43g硝酸亚铈溶于25ml 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5ml甲苯,完全溶解后加入0.15ml叔丁胺,搅 拌半小时后将絮状液体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80℃水热反应24h, 水热反应结束将混合物取出,离心分离,用乙醇洗涤3次,将所得物 放入烘箱中110℃干燥12h,取出后在马弗炉中400℃条件下焙烧3h, 得到八面体CeO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貌效应强化低温活性的脱硝催化剂 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称取的CeO2载体为棒状CeO2, 棒状CeO2制备方法为:称取9.6g氢氧化钠溶于30ml的去离子水中, 调节碱液浓度至6mol/L,然后溶解冷却至室温;称取2mmol,即0.49g 无水氯化亚铈溶于10ml的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至室温,将二者混 合搅拌半小时,然后将形成的絮状液体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40℃ 下水热反应18h,水热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取出,离心分离,用蒸馏 水洗涤至检测不出氯离子,将混合物放入烘箱中在110℃下干燥12h, 最后将所得干燥物取出后在马弗炉中400℃条件下焙烧3h,得到棒状 CeO2。
6.由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形貌效应强化低温活性的 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形貌效应强化低温活性的脱硝催化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硝催化剂化学式Mn-CeO2,其中,Mn和Ce 的摩尔比为0.3~0.4。
7.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形貌效应强化低温活性的脱硝催化剂作 为低温脱硝催化剂在燃煤电厂、水泥厂和玻璃炉窑的烟气净化装置尾 端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08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