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食养胃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20855.X | 申请日: | 2016-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9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周东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一润茶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6509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消食 养胃 保健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特别是涉及一种消食养胃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消化不良是常见病,尤其是老人及小儿常发。消化不良在西医常见于慢 性结肠炎、慢性胃炎等疾病,其属于中医学“泄泻”等范畴,常由于先天禀赋 不足、饮食失节、外感湿邪等引起。如用西药治疗容易引发副作用,对肠胃 造成二次伤害。中医认为肠胃疾病应“三分治,七分养”。而中国自古以来就 有用食材和/或药材配伍制作膳食,用于日常调养身体,达到强身壮体,防 治身体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认为“药食同源”,通过食物与药物科学 配伍,可摈弃药物的偏性,并温和地发挥其药效,可供日常食用。随着环境 恶化,生活压力的增加,许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具有温和调理人体健康的 药膳文化逐渐成为了现代人的时尚宠儿。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得名。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 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黑茶采用的原料较粗 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 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茶(茯茶)、四川藏茶(边茶)、 云南黑茶(普洱茶)、广西六堡茶、湖北老黑茶及陕西黑茶(茯茶)、安徽古黟黑 茶。
黑茶起源于四川省,其年代可追溯到唐宋时茶马交易中早期。茶马交易 的茶是从绿茶开始的。当时茶马交易茶的集散地为四川雅安和陕西的汉中, 由雅安出发人措马驮抵达西藏至少有2-3个月的路程,当时由于没有遮阳避 雨的工具,雨天茶叶常被淋湿,天晴时茶又被晒干,这种干、湿互变过程使 茶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导致了发酵,产生了品质完全不同于起运时的茶品, 因此“黑茶是马背上形成的”说法是有其道理的。久之,人们就在初制或精制 过程中增加一道渥堆工序,于是就产生了黑茶。黑茶在中国的云南、湖南、 广西、四川、湖北等地有加工生产。黑茶类产品普遍能够长期保存,而且有 越陈越香的品质。
黑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份,最主要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还有 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物质等。对主食牛、羊肉和奶酪,饮食中缺少蔬菜和 水果的西北地区的居民而言,长期饮用湖南黑茶,是他们人体必需矿物质和 各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有生命之茶之说。黑茶中咖啡碱的利尿功能是通过 肾促进尿液中水的滤出率来实现的。同时,咖啡碱对膀胱的刺激作用既能协 助利尿,又有助于醒酒,解除酒毒。同时,黑茶中的茶多酚不但能使烟草的 尼古丁发生沉淀,并随小便排出体外,而且还能清除烟气中的自由基,降低 烟气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对于重金属毒物,茶多酚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因而 多饮茶还可缓解重金属的毒害作用。
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是葡萄科蛇葡萄属的一种野生木质落叶藤本 植物,俗称山甜茶、甘露茶、白毛猴、茅岩莓、黑茶饼等,主要分布于我国 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我国壮族和瑶族百姓将 其幼嫩茎叶,经揉制、干燥用于感冒、发热、风湿病、中暑、头晕、肠胃不 适等症,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黑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藤茶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但是目前尚 未有用黑茶和藤茶制备而成的复合饮料,并且2者放在一起饮用具有清凉消 炎,退热降火的功效。
因此,研究开发服用配伍简单、疗效显著方便服用的消食养胃保健茶, 对消食养胃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消食 养胃保健茶,服用方便、无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消食养胃保健茶的制备方 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消食养胃保健茶,由下述重量份原料组成:黑茶提取粉75-85份、 藤茶提取粉15-25份。
所述黑茶提取粉或藤茶提取粉是将黑茶或藤茶与酶液混合后采用超声浸 提得到,所述的黑茶为普洱茶、藏茶、安化黑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的酶液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0.1-0.9份酶、0.01-0.09 份酶稳定剂、95-105份水组成;所述酶由无花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半纤 维素酶混合而成,所述无花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半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 (1-3):(1-3):(1-3)。
优选地,所述的酶稳定剂由40-60wt%木二糖和40-60wt%木四糖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一润茶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一润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08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古树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