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气喷射器增效的自复叠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0605.6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7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鱼剑琳;刘晔;陈佳恒;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7/00 | 分类号: | F25B7/00;F25B4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射器 增效 蒸气 压缩 制冷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气喷射器增效的自复叠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自复叠制冷系统是一种可以仅通过一台压缩机,利用非共沸制冷剂的特性就实现多级自动复叠,获得较低的蒸发温度的制冷系统。相对于复叠制冷系统,自复叠制冷系统仅有一台压缩机和一套循环回路系统,结构相对简单,易于维护,成本更低,所以近年来在低温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然而自复叠制冷系统的能效往往比较低,并且节能减排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流,所以如何提高自复叠制冷系统的能效也成为了其主要的发展的方向之一。常规自复叠制冷系统中只存在一次制冷剂高低沸点组分的分离过程,制冷剂高低沸点组分的分离并不充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气喷射器增效的自复叠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该循环系统通过使用附加的气-气喷射器和气液分离器来进行的制冷剂高低沸点组分的二次分离,可以有效提高蒸发器中制冷剂低沸点组分的比例,进而提高系统的蒸发压力,降低压缩机的工作压比,从而有效提高系统的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气喷射器增效的自复叠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01、冷凝器102和第一气液分离器103,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103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饱和制冷剂气体出口连接气-气喷射器107的工作流体入口;另一路饱和制冷剂液体出口连接第一节流机构104的入口,第一节流机构104的出口连接第二气液分离器105的入口;第二气液分离器105的出口也分为两路:一路饱和制冷剂液体出口连接第二节流机构106的入口;另一路饱和制冷剂气体出口连接气-气喷射器107的引射流体入口;气-气喷射器107的出口连接蒸发冷凝器108的冷凝侧入口,蒸发冷凝器108的冷凝侧出口连接第三节流机构109的入口,第三节流机构109的出口连接蒸发器110的入口;蒸发器110的出口、节流机构106的出口的连接方式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第二节流机构106的出口先与蒸发冷凝器108的蒸发侧入口相连接,蒸发冷凝器108的蒸发侧出口再与蒸发器110的出口汇合,最后连接压缩机101的入口,完成循环;第二种情况,第二节流机构106的出口先与蒸发器110的出口汇合,再连接于蒸发冷凝器108的蒸发侧入口,蒸发冷凝器108的蒸发侧出口最后连接于压缩机101的入口,完成循环。
该系统中采用附加的气-气喷射器107和第二气液分离器105进行制冷剂高低沸点组分的二次分离,提高进入蒸发器中制冷剂低沸点组分的比例。
来自气第一液分离器103的高压的饱和制冷剂气体作为工作流体进入气-气喷射器107的工作流体入口,并引射来自于第二气液分离器105出口的低压的饱和的制冷剂气体进入气-气喷射器107的引射流体入口,两股流体在气-气喷射器107中混合并增压,然后进入蒸发冷凝器108中冷凝。
相比于常规的自复叠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本发明通过使用气-气喷射器107和第二气液分离器105进行制冷剂高低沸点组分的二次分离,提高了蒸发器中制冷剂低沸点组分的比例,进而提高系统的蒸发压力,降低压缩机的工作压比,达到提高制冷系统能效的目的。同时该系统所使用的气-气喷射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无运动部件。总之,该系统是一种经济、有效、可行的改善方案,能有效提高自复叠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的性能,促进自复叠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节能技术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气-气喷射器增效的自复叠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实施方式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气-气喷射器增效的自复叠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实施方式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06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冷机组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恒温燃气热水器及恒温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