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弱捻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0447.4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8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狄兴峰;包庆;蔡东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纺纱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捻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该弱捻混纺纱由超细短纤维、水溶性聚乙烯醇短纤维以及其他普通短纤维混纺后再溶解去除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得到,其英制捻系数为2.0~2.8、蓬松度为70%以上,其中超细短纤维的单丝细度为0.5~1.0dtex。所得弱捻混纺纱具有手感柔软、蓬松保暖的特性,适合制作毛衣、内衣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弱捻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对保暖内衣、毛衣等保暖服装要求在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的基础上,同时还要求具有轻量、蓬松以及柔软手感。
目前,为了使织物具有轻量、蓬松以及柔软手感,市面上的产品大多通过采用高纱支、低捻系数的纱线,再结合对织物进行单面或者双面起毛使得织物与人体间形成空气层的技术手段,最终获得薄而轻、手感柔软,且保温性优异的贴身衣服。如专利文献CN201010536626.6中公开的一种保温性优异的针织物和使用该针织物而成的贴身衣服,通过选用弱捻长绒棉细纱编织后再进行起毛加工获得,虽然所得针织物手感比较好,但是,保温性能的提高非常有限。
又如专利文献CN201310313430.4中公开了一种羊毛混纺织物及其生产方法,通过使用超细抗起球腈纶纤维、羊毛以及普通涤纶短纤维形成的纱线进行织造获得,所得织物具有抗起球、蓬松保暖以及羊毛织物般的手感,但该发明为了获得纯羊毛的手感和光泽,纱线捻系数设定偏高,导致纱线蓬松度不够,而且最终产品与普通腈纶100%产品相比,保暖性没有明显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感柔软、可纺性高、轻量蓬松保暖的弱捻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的弱捻混纺纱,由超细短纤维、水溶性聚乙烯醇短纤维以及其他普通短纤维混纺后再溶解去除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得到,其英制捻系数为2.0~2.8、蓬松度为70%以上,其中超细短纤维的单丝细度为0.5~1.0dtex。
本发明的弱捻混纺纱线,溶解去除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后,纤维空隙增大,蓬松性明显提高;而且捻系数较低,手感比较柔软;混纺纱线中混入超细短纤维可以使得单位断面上纤维根数增加,纤维间抱合力得到提高,不会因较低的捻系数而降低生产性。而混纺纱线中混入其他普通短纤维,可以进一步提高织物的吸湿、透气以及抗起毛起球性能。利用本发明的弱捻混纺纱制作的毛衣、内衣等,具有极佳的手感以及蓬松保暖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弱捻混纺纱,由超细短纤维、水溶性聚乙烯醇短纤维以及其他普通短纤维混纺后再溶解去除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得到,其英制捻系数为2.0~2.8、蓬松度为70%以上,其中超细短纤维的单丝细度为0.5~1.0dtex。
本发明中通过使用超细短纤维,增加了单位断面上的纤维根数,纤维排列均匀、紧密,纱线强度提高,有效控制了纱线断头以及纱支粗细不匀的发生机率,同时与100%常规纤度的纱线相比手感更加柔软。本发明所用超细短纤维的细度为0.5~1.0dtex。超细短纤维的细度低于0.5dtex的话,前纺梳理较困难,易被梳短形成短绒,降低成纱品质;而细度高于1.0dtex的话,相同总纤度的单位断面上纤维根数变少,导致纤维间抱合力降低,使得纱线的可纺性以及强力降低。
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具有强度高、模量高、伸度低,纤维间不粘连,与其他纤维混纺时可提高可纺性;而且将混纺纱中的聚乙烯醇纤维通过热水处理溶解去除后,混纺纱的纤度降低,将原先聚乙烯醇纤维占据的空间空出来,形成空气层,提高保暖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04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纱线管理装置
- 下一篇:秸秆纤维面料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