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逃生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0337.8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9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馨;薛文芳;孙哲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张义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终端 逃生 路径 规划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灾减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逃生路径 规划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当今社会城市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的大型建筑的数量迅速增多,且建 筑物内部人员密集,其空间结构也变得日益复杂庞大。在现代化的大型建筑中, 一旦发生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等突发性灾难事件,被困者若无法得到及时有 效的逃生引导,极易造成大量人员的混乱拥挤,甚至丧失生命。
如何应对在大型建筑内部可能发生的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等突发性灾难 事件,安装可靠的应急信息服务系统,对被困群众进行高效的应急管理,在尽 可能短的时间里使建筑物内的受困人群转移至安全地带,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 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已成为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一类重大问题。
目前建筑物内所采用的防灾应急救援系统大多为有线传感器网络所构成, 各传感器之间、传感器与监控指挥中端之间通过有线信号进行通讯,通信电缆 一旦在灾难中损毁,则整个应急信息服务系统瘫痪。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无 线通信、计算机和微电子等技术的进步,使得低成本、低功耗、多功能的无线 传感器得到了快速应用和发展。由大量无线传感器构成的无线网络,各网络节 点大规模协同作业,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内的信息,并将信息传送给需要 的用户。将无线传感网络应用于建筑内部突发性灾难事件的监测和救援,可以 在复杂的灾难现场环境中,获取可靠的现场信息,指导建筑物内人员及时逃离 事故现场,并指引救援人员进入展开营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传 感器网络的灾难现场最优逃生路径规划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 逃生路径规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路径规划子系统将逃生路径规划发送到群众的移动终端。
所述路径规划子系统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汇聚节点、用户终端,利用无 线传感器网络进行环境信息数据采集;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包括传感器节点、 汇聚节点和管理节点,所述传感器节点,将节点采集的温度、湿度、烟雾浓度、 路况数据通过其他传感器节点逐跳在网络中传输,然后通过汇聚节点,最后通 过互联网或者卫星到达数据处理中心管理节点。
其中,所述路径规划子系统与所述防灾减灾综合管理与应急指挥平台系统 相连接,所述防灾减灾综合管理与应急指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和指挥中心、 现场指挥,所述数据采集端包括遥感卫星、无人机、固定探测器、智能机器人 以及现场救援队,所述现场指挥包括现场指挥车,所述指挥中心包括防灾减灾 综合管理与应急指挥平台、指挥员以及互动系统。
其中,
遥感卫星实时将灾情区域内采集的原始数据发送给防灾减灾综合管理与应 急指挥平台;
灾情区域内的无人机、智能机器人以及布设的的固定探测设备、救援队实 时将采集的原始数据发送给现场指挥车;
现场指挥车实时将上述原始数据发送给防灾减灾综合管理与应急指挥平 台;
所述防灾减灾综合管理与应急指挥平台,分析所述原始数据得出灾害现场 的实况和灾情演变趋势,并在三维电子地形建筑模型中进行显现,使指挥人员 及时准确的掌握现场态势,为其决策提供参考,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预警, 并将灾害可能发生的区域在三维地形及建筑模型里明确标注。
其中,所述防灾减灾综合管理与应急指挥平台包括数据库层、服务层以及 应用层,所述数据库层包括地理信息数据库、气象信息数据库、历史灾害信息 数据库、救灾经验数据库、救灾资源数据库,所述服务层包括数据分析服务、 数据显示服务、数据共享服务,所述应用层包括基于三维虚拟场景的灾害应急 指挥决策支持系统、跨地域跨部门统一协调指挥接口系统、灾害预警支持系统、 多平台信息支持系统、灾情评估支持系统、灾情重建信息支持系统、灾情信息 发布系统。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逃生路径规划系统,
所述系统包括路径规划子系统和群众的移动终端,所述路径规划子系统将 逃生路径规划发送到群众的移动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03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多指标的风险分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对配送系统进行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