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爬升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0191.7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9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加存;戴宏康;张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揽月工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田方正 |
地址: | 22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爬升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爬升防护装置,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发明用于超高层爬模、顶模施工配套用的防护平台,主要作用是隔离上部爬模或顶模施工时的坠落物体,避免坠物击打到下部施工人员,对下部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进行保护。
现状:目前超高层建筑物施工中,已普遍使用爬模或顶模工艺。这两种施工方法都采用了竖向结构先行施工,水平结构滞后施工的方法,施工到了一定程度,水平结构必须跟进施工(水平结构落后竖向结构不超过最大落差设计值),而上部竖向结构施工并不停止,这就形成了立体作业的状况。上部竖向结构进行钢筋绑扎、模板合模等作业时难以避免会有物体坠落,对下部低处作业人员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目前工程施工时,采用钢管搭设防护平台,逐层用人工使用手拉葫芦之类的工具将平台上拉,操作烦琐极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保护下方作业人员的自爬升防护装置。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附着在墙体上的自爬升导轨(1),所述自爬升导轨(1)上设置有沿自爬升导轨(1)上下运动的自爬升架体(2),所述自爬升架体(2)上设有水平设置的防护平台(3),所述自爬升架体(2)由驱动装置驱动上下运动。
所述自爬升架体(2)上设有横向导轨(4),所述防护平台(3)设置在横向导轨(4)上。
所述防护平台(3)呈倒圆锥状,防护平台(3)的边缘设有向上延伸而出的挡板(5)。
所述防护平台(3)表面设弹性层(6)。
所述防护平台(3)中部开设有下料口(31),并在下料口(31)处设置一和下料口(31)对应的可开闭的盖板(32)。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爬模或顶模作业处于防护平台上方,有物体坠落时,落于防护平台上;水平结构作业人员处于防护平台下方,防护平台有效保护下方作业人员,本发明通过驱动装置的作用力,通过导轨和和自爬升架体的作用,实现了防护平台在竖直方向及水平方向的运动,从而有效的起到了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自爬升导轨、2为自爬升架体、3为防护平台、4为横向导轨、5为挡板、6为弹性层;
31为下料口、32为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附着在墙体上的自爬升导轨1,所述自爬升导轨1上设置有沿自爬升导轨1上下运动的自爬升架体2,所述自爬升架体2上设有水平设置的防护平台3,所述自爬升架体2由驱动装置驱动上下运动。
所述自爬升架体2上设有横向导轨4,所述防护平台3设置在横向导轨4上。
所述防护平台3呈倒圆锥状,防护平台3的边缘设有向上延伸而出的挡板5。
所述防护平台3表面设弹性层6。
所述防护平台3中部开设有下料口31,并在下料口31处设置一和下料口31对应的可开闭的盖板32。
本发明为了使防护平台3使用更为灵活,设置了能使防护平台3水平运动的横向导轨4,这样防护平台3既可上下运动、也可水平运动,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可采用液压油缸或电动葫芦,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本发明的防护平台3呈倒圆锥状,这样下落的物件在重力的作用下能集中的分布在防护平台3的中部,方便了对防护平台3上物件的清理;同时在此基础上,可在防护平台3中部开设有下料口31,并在下料口31处设置对应的可开闭的盖板32,这样当确保下方无操作人员时,可将盖板32打开并通过下料口31实现物料的下料,从而实现了快速、方便的对物件的清理。
本发明物件下落到防护平台3时具备一段距离,为了防止物件下落时因反弹而从防护平台3掉出,本发明设置了挡板5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避免物件下落时因冲击力造成防护平台3及相关部件的振动,本发明设置了弹性层6来解决这一问题,避免了因冲击力过大造成本发明装置运动的不平稳性,使本发明能平稳有效的实现运转。
本发明的防护平台3可采用矩形钢管、槽钢或工字钢、花纹钢板等材料构成一个封闭的结构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揽月工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揽月工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01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