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式废水处理装置以及处理废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0125.X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7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京;陈宗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水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84 | 代理人: | 谭雪婷,彭西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处理 装置 以及 处理 废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管式废水处理装置以及处理废水方法。
背景技术
电絮凝
电絮凝的处理原理是:将金属电极(铝或铁)置于被处理的水中,然后通以直流电,此时金属阳极发生电化学反应,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溶出Al3+或Fe2+等离子,并在水中水解而发生混凝或絮凝作用。
通常,电化学反应器内进行的化学反应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在现在的电絮凝反应器中同时发生了电絮凝、电气浮和电氧化过程,水中的溶解性、胶体和悬浮态污染物在混凝、气浮和氧化作用下均可得到有效转化和去除。
感应电Fenton
铁牺牲阳极通过阳极氧化反应产生溶解态的Fe2+离子,产生的Fe2+离子会迅速与投加H2O2发生Fenton反应,这样,污染物就可以通过电化学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去除。感应电fenton的 Fe2+离子是通过感应反应逐渐投加到溶液中的,这样可以减少由于Fe2+离子过多而捕捉羟基自由基反应的发生。
功率超声
利用超声波降解水中的化学污染物,尤其是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环境治理技术,它的主要机理是空化机制,液体中的微小气核在超声波的作用下被激活,它表现在泡核的振荡、生长、收缩、崩溃等一系列动力学过程,在空化泡崩溃的极短的时间内,会在其周围产生高温和高压,这些条件足以打开结合力强的化学键,其中包括氧化性很强的羟基自由基,这样它就可以有效的分解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紫外光催化
通过氧化剂在光的辐射下产生氧化能力较强的自由基而进行的,根据氧化剂的种类不同,可分为UV/H2O2、UV/O3及UV/H2O2 /O3等系统。
超声/紫外/电Fenton协同作用
采用超声、紫外和电fenton等多种高级氧化技术联合使用已经被广泛的研究,多种氧化技术能够产生叠加效应,能更高速的产生羟基自由基。
超声能够提高溶液的导电性能,利用超声的空化效应,可以不断清洁电极表面,降低阴极极化、提高电流效率。消除因传质扩散而引起的浓差极化,超声空化效应有利于协调电催化过程产生羟基自由基使废水中的化学污染物发生分解。
现有电絮凝产品主要存在电流效率低、极板易钝化、极板消耗过快、极板更换不方便等特点。
现有技术也有超声复合电絮凝的设备,但他们只是对其进行简单的叠加,设备内的声能强度低,能耗大,没有起到叠加效应。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式废水处理装置以及处理废水方法,集合了超声、紫外、感应电Fenton等催化氧化技术,避免了电反应器常见的缺点,拓宽了原有电反应器的应用领域,同时设备设计紧凑,体现了模块化、智能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一种管式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第一水泵、超声波发生器、管式超声波反应器、管式电反应器、中间水箱、第二水泵、射流器以及管式微滤膜,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调节池底部的出水口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管式超声波反应器的进水口管道连接,所述管式超声波反应器与所述第一水泵连接端还与所述射流器管道连接,所述管式超声波反应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管式电反应器的入水口管道连接,所述管式电反应器的出水口分别与调节池及中间水箱管道连接,所述中间水箱底部的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口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管式微滤膜的入水口管道连接,所述管式微滤膜顶部的一出水口与所述中间水箱管道连接,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与所述管式超声波反应器连接,所述管式微滤膜顶部还设有另一出水口用于与外部连接。
所述管式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中间水箱底部的另一出水口管道连接的压滤机、用于调节调节池中废水pH值的第一调节容器以及用于调节中间水箱中废水pH值的第二调节容器。
所述调节池中废水的pH值为3~5,所述第一水泵为具有耐酸功能的水泵,流速不低于3m/s;所述中间水箱中废水的pH值为8~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水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水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01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