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慈姑的轻简种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19905.2 | 申请日: | 2016-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8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吉;李爱民;张永泰;陈以博;周如美;张甜;苏芃;张云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11278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田方正 |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慈姑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慈姑的轻简种植方法。慈姑作为禾本科作物的后茬进行种植。本发明充分利用机械开沟、机械采收,一方面可以节省劳动力,减少田间投入成本,增加单位面积收益率,另一方面大量采用机械化种植,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有利于慈姑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特别是蔬菜的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又作茨菰,属于泽泻科(Alismataceae)慈姑属(Sagittaria Linn.),为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栽培面积每年在20000hm2左右。慈姑作为药食同源的食物,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除了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糖、淀粉)以外,还含有钙、磷、钾、钠、镁等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胆碱、甜菜碱等物质。近年来,随着随着对慈姑认识的加深和慈姑加工产品的不断开发,种植面积也有迅速扩大的趋势。
传统的慈姑种植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前茬清理
小麦或早稻收获后需要对田间秸秆进行处理,有些农户直接在田间焚烧秸秆;也有些农户需要将秸秆用农具集中起来,装车拖出田间。
(2)栽前准备
传统慈姑种植方法在移栽前7-10天要深耕20cm,然后进行放水沤田,移栽前1-2天施入基肥后再次犁耙田,整平、整细,保持5cm左右的浅水层。
(3)水田移栽
传统慈姑种植方法在移栽将慈姑从秧田内连根拔出,去掉外部叶片和部分叶柄,仅保留秧苗1-2片心叶,竖直栽植到田间,深度以15cm左右为宜,随即将根部的填平。
(4)收获
传统慈姑种植方法收获完全依靠人工。需要带水摸慈姑或者放干田水后用叉、锹等工具挖后人工找拾。传统方法种植慈姑一般亩产1000-1500 kg。
传统种植中前茬作物清理焚烧秸秆则会污染环境,也不利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积累。将秸秆移出田间、翻耕耙田、起苗移栽、采收等操作需要大量的人工,费时费力,劳动强度较大,使得投入成本大幅度增加,不利于慈姑的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慈姑种植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环保、简单、省时、省工的慈姑轻简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为慈姑全程机械化种植提供了可能。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慈姑作为禾本科作物的后茬进行种植。
所述禾本科作物为6-7月份收获,为具有柔软茎秆的小麦。
慈姑轻简栽培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前茬禾本科作物收获后,直接用开沟碎土机开沟;
2)将前茬禾本科作物秸秆回填到沟内,回填高度为沟深的2/3—3/4,将两沟中间的碎土覆盖到沟内的秸秆之上,使之与地表相平,并适当压实,将之作为慈姑种植行;
3)慈姑苗移栽于慈姑种植行内,慈姑根栽插于禾本科作物秸秆中,移栽结束后进行浅水灌溉;
4)慈姑移栽15天后施入基肥;
5)地上部完全变黄后,进行慈姑的收集。
所述1)步骤中要求沟距70cm,沟深×沟宽为20cm×20cm。
所述2)步骤中要求秸秆未进行切碎操作,秸秆排列方向与沟走向相平行。
所述3)步骤中要求移栽株距30-45cm,栽插深度与慈姑的短缩茎相平,栽插后将慈姑周围的土壤压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99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硒高产平菇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食用兰科植物的种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