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气式飞机进气道多级缓冲防鸟撞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9544.1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5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牛 |
主分类号: | B64D45/00 | 分类号: | B64D4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4600 山西省运***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气式飞机 进气道 多级 缓冲 防鸟撞罩 方法 | ||
技术领域
航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完全是“环境防护型”,即飞机起降周边环境抠鸟技术;“主体防护型”为前贤所却步、成为忌区。特别是喷气式飞机,航空防鸟撞至今仍是世界难题。
1、从2015年12月17日东海舰队军机进气道被绿头鸭撞而失事,引起本方案的创新发明。
2、全世界的航空防鸟撞现有技术,都是“环境抠鸟”方式。这种现有技术仍存在很大局限,全世界航空每年发生一万多次鸟撞,我国每年也发生二千多次。
3、现有技术的局限性: 、空间范围受限,离机场远、高效果差,有些大型鸟常在9000米高空飞翔;、有些飞鸟在被抠赶时会惊懵飞反了方向,进入禁飞区;、“1”已证明,夜间高空仍有飞鸟;、如“1”所证明,喷气式飞机的“软肋”是“进气道”。
4、航空防鸟撞之前被“却步”的领域——飞机主体防鸟撞。就喷气式飞机而言,根据测算数据,按航速8000公里/小时计,一只绿头鸭撞机的动能可达六、七万焦耳!不管该鸭是整体撞入进气道,还是被分隔成小块进入进气道,对飞机都是致命的,这很可能是本领域先贤们知难而退、望之却步之所在,因为,飞机设计师本应首先想到主体防鸟撞,只是经努力无果而己。
发明内容
本技术方案。
一、本方案是迎着前贤所却步、成为禁忌区而来的。
本方案是在喷气式飞机的吸气道前附加创新式“防鸟撞罩”,以多级复合式地缓冲等方法,破解鸟撞防护这一世界难题。
本技术方案的前设任务。
1、“防鸟撞罩”首先要能很大程度地缓冲飞鸟对飞机的即时作用力,将鸟撞的作用力时间由千分秒级延长到百分、数十分秒级。
2、“防鸟撞罩”同时还要防止飞鸟整体及残体进入吸气道口。
3、“防鸟撞罩”保证在极限冲高速度时不影响飞机的吸气量。
4、“防鸟撞罩”尽量减轻其在高速气流中产生的各种阻力对机体的影响。
5、“防鸟撞罩”尽量减轻其在高速气流中产生的哨声。
6、“防鸟撞罩”是附件,易于更新。
本方法方案的技术特征及其功能。
1、A型“防鸟撞罩”的技术特征及其功能。
利用多级缓冲技术方法,延长撞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做功)时间、缓冲附件变形吸能。若作用力时间延长100倍,则撞鸟对飞机的即时动能相应地缩小100倍;“防鸟撞罩”的前沿器件复合式地多级地变形吸能,减缓正面冲击能量;尽管做功不变,但对飞机机体的破坏力,大大地降低了,降低到可控范围以内,比如由千分秒级延长到百分、数十分秒级。
1)、“防鸟撞罩”由若干根骨架组成。
该骨架是由以下特征组成的多级的复合结构,并组合为一个附加在飞机进气道(口)上的、伸出进气口相当距离的、圆柱状的、内外和高低排列相间的、双层“罩式”结构(附图3)。
“防鸟撞罩”之所以要“伸出”进气道口相当距离,作用是,万一进气道口正前方被体大的、多个的鸟体堵住(大面积、多个骨架外金属壳“凹陷”为扁平状),尽管高速气流被线性引出进气道口外,但由于涡轮机前方的涡轮片有从外吸气、向内压气的功能,所以空气还可从“防鸟撞罩”旁侧被吸入,也就是不致发动机停车。其实,飞机的涡轮机还备有侧面进气道口,不会因部分气流受堵而停车(附图3)。
“防鸟撞罩”之所以要用“圆柱状”结构,是因为,飞鸟相对于飞机,它的飞行速度可被乎视而认为是静止的,也就是鸟撞的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方向垂直。若“防鸟撞罩”的侧面是斜式,也就是骨架外金属壳斜着受力,则骨架外金属壳就不容易被压凹陷,以至造成鸟体被分割成小块而进入进气道口。
2)、“防鸟撞罩”的每根骨架外廓表面,呈流线型,其圆弧抛物面朝外。
其圆弧抛物面朝外的作用是:一、使气流分流而减小阻力,尽量不使气流外溢;二、当发生鸟撞时,骨架与鸟的接触面积尽量大,不致鸟体被分割,以利整体鸟被扎贴在凹变的金属外壳处,不致鸟体进入进气道口(祥见以下说明)(附图1之 C)。
3)、“防鸟撞罩”由多根骨架组成的圆柱状的“罩式”结构,是内外两层,其内层的内腔净直径,大于进气道口,在接近进气道口以外形成流线型向内倾的斜环形面,以保证在罩前方遭鸟撞、正前方部分迎风面被被堵时,迎取正前方气流,不影响其进气量,还能保证飞机在极限速度冲高时的进气量(附图3之A、B、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牛,未经王振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95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航空器的动力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数据同步的避免碰撞障碍的方法及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