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造影成像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9521.0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1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桑茂栋;丛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深迈瑞医疗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10/20 | 分类号: | G16H10/20;A61B8/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吴英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造影 成像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造影成像方法和系统,其系统包括:探头1,发射电路2,所述发射电路通过所述探头向目标区域分别发射第一脉冲序列和第二脉冲序列;接收电路4,所述接收电路通过所述探头分别接收所述第一脉冲序列的超声回波、获得第一组超声回波信号,接收所述第二脉冲序列的超声回波、获得第二组超声回波信号;信号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组超声回波信号、第二组超声回波信号提取回波信号分量。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造影成像发射控制方法,提高软件分析工具的配准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超声成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目标区域进行超声造影成像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超声造影剂微泡可以增强反射回波的强度,其直径很小跟血细胞的尺寸差不多,能够随着人体血液扩散到人体的各个器官。微泡运动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随着基于非线性特征的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的成熟,在临床上超声造影成像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及治疗。超声造影微泡随时间的灌注表现在肝脏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方面已经形成了统一的临床标准。近年来,随着介入超声的发展,超声造影成像技术也成为恶性肿瘤消融治疗效果评估不可或缺的工具,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恶性肿瘤的患者,在进行微波或射频消融等手段治疗之前,利用超声造影成像对病灶进行观察,记录肿瘤内造影剂的灌注情况并判断肿瘤的位置及大小,进而据此制定相应的消融治疗方案。进行消融治疗后,需要再次对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位置的造影剂灌注情况,与术前的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评估消融手术的治疗效果。
在整个过程中,医生完全依靠经验和主观判断进行造影图像的对比,而且术前术后经超声造影检查时的探头扫查面无法完全保持一致,再加上患者呼吸和心跳对数据获取的影响,都容易对医生的判断产生影响。目前有人提出,对术前术后的造影图像数据进行采集,使采集到的数据尽可能保持同一个切面,从而利用软件分析工具提供定量或半定量的对比结果,借此提高医生的诊断效率和诊断信心。然而,恶性肿瘤在术前术后进行造影检查获得的造影图像表现截然不同,术前的肿瘤内部血管活跃,造影图像中的造影剂微泡灌注丰富。而术后的肿瘤内部的活跃血管被消融后没有血供,造影图像的表现就是无灌注区。对这两种截然不同表现的病灶图像进行配准和对比时,需要借助组织参考图像进行定位。造影剂微泡在体内存活时间有限,扫查面内的超声波激励会缩短微泡的存活时间,所以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超声造影成像模式,都使用低机械指数(Low MI)的超声发射激励进行造影成像,并且为了尽量提升成像的穿透力,超声激励频率会较低。但是在这种激励条件下获取的组织参考图像,其信噪比和分辨率都比较差,不利于配准算法处理。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采用低机械指数获取造影超声图像时配准结果不准确、成功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超声造影成像方法和系统。
一种超声造影成像方法,其包括:
向目标区域发射第一脉冲序列;
接收从所述目标区域反射的所述第一脉冲序列的超声回波,获得第一组超声回波信号;
向目标区域发射信号能量高于所述第一脉冲序列的第二脉冲序列;
接收从所述目标区域反射的所述第二脉冲序列的超声回波,获得第二组超声回波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组超声回波信号,提取第一回波信号分量;
根据所述第二组超声回波信号,提取第二回波信号分量;
根据所述第一回波信号分量和第二回波信号分量,生成所述目标区域的超声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超声造影成像系统,其包括:
超声探头,
发射电路,所述发射电路通过所述探头向目标区域分别发射第一脉冲序列和第二脉冲序列,所述第二脉冲序列的信号能量高于所述第一脉冲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深迈瑞医疗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深迈瑞医疗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95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糊数学国际科研教育质量评价方法
- 下一篇:支撑表面寿命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