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阳极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9498.5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8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齐兆雄;吴维芬;曾台彪;曾宪旦;方金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42 | 分类号: | H01G9/042;H01G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方艳平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极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极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聚碳酸酯类粘合剂溶解于溶剂中,配制成粘合剂溶液;S2:将阳极粉与所述粘合剂溶液均匀混合,并搅拌直至所述溶剂完全挥发;S3:将步骤S2中混合好的阳极粉压制形成阳极块;S4:将所述阳极块进行脱蜡、烧结形成阳极。本发明公开的阳极的制造方法,能够提高固体电解电容器容量引出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阳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终端电子产品越来越小型化,进而要求电子元器件不断小型化。另外,随着智能穿戴领域的电子产品的兴起,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已经变得刻不容缓。以钽电容为例,若想实现小型化,就必须采用超高比容钽粉,而随着钽粉比容的增高,钽粉的粒径越来越小,使得调和后的钽粉容易局部球团化,从而导致形成阳极块后芯块内部容易出现部分“死孔”,当被覆阴极层二氧化锰时,内部不易渗透,导致产品的容量引出率低、损耗大等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提高固体电解电容器容量引出率的阳极的制造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极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聚碳酸酯类粘合剂溶解于溶剂中,配制成粘合剂溶液;
S2:将阳极粉与所述粘合剂溶液均匀混合,并搅拌直至所述溶剂完全挥发;
S3:将步骤S2中混合好的阳极粉压制形成阳极块;
S4:将所述阳极块进行脱蜡、烧结形成阳极。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聚碳酸酯类粘合剂的分子量为10000~500000。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粘合剂溶液的质量百分数为2~10%。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溶剂为酮类、脂类、卤代烷烃类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阳极粉与所述粘合剂溶液的质量比为1:2.5~5:1。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阳极粉与所述粘合剂溶液在旋转混粉机中旋转搅拌2~3h直至所述溶剂完全挥发。
优选地,步骤S4中脱蜡的温度为300~500℃。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阳极粉的比容大于或等于10万μF·V/g。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阳极粉的材料是铌、钽、铝和钛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合金。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阳极粉是一氧化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聚碳酸酯类聚合物作为粘合剂与阳极粉混合并搅拌后,阳极粉颗粒表面包裹上一薄层均匀的聚碳酸酯类聚合物层,提高阳极混粉的流动性,使得颗粒间和颗粒与模具内壁的摩擦都大为减小;使得在脱蜡后,粘合剂挥发并留下通畅的通道,减少“死孔”比例,从而可以得到密度均匀而致密的阳极,并且通过试验证明,热分解(阴极制造)完成后容量引出率可以提高6~9%。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本发明的阳极制造方法适用于各种比容阳极粉的阳极制造,尤其是用于大于或等于10万μF·V/g的高比容阳极粉的阳极制造时更能凸显该制造方法的优势,即在高比容阳极粉的阳极制造过程中减少“死孔”比例并得到密度均匀而致密的阳极;另外本发明的阳极制造方法也可以适用于以具有多孔阀作用的铌、钽、铝和钛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合金,或一氧化铌作为阳极粉材料来制造阳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并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94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