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破伤风毒素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9326.8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2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薇;于蕊;徐俊杰;侯利华;于长明;李建民;房婷;刘树玲;宋小红;付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6/12 | 分类号: | C07K16/12;C12N15/13;C12N15/85;C12N5/10;A61K39/395;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众天律师事务所 11478 | 代理人: | 李新军 |
地址: | 1000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伤风 毒素 中和 单克隆抗体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破伤风毒素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所述抗体通过由破伤风毒素重链C片段免疫小鼠获得杂交瘤细胞,调取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构建人鼠嵌合全抗体表达载体,并转染CHO细胞,纯化获得。本发明公开的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破伤风毒素的活性,单株抗体可以部分保护小鼠抵御破伤风毒素的攻击,四株抗体混合可以完全保护两倍致死剂量破伤风毒素的攻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破伤风单克隆抗体多肽,以及所述基因和多肽在制备破伤风治疗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免疫球蛋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破伤风杆菌,
任何创伤都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破伤风抗体是治疗破伤风的快速有效药物,目前市场上的破伤风治疗药物有破伤风马抗毒素(TAT)和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HIGT),但是它们在使用时均存在一定的缺点:
TAT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经胃酶消化后的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由于对人体来说TAT是异源蛋白,因此在应用中皮试阳性率高(高于50%),注射后过敏反应时常发生,常见的不良反应有:1.过敏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突然发生;患者突然表现沉郁或烦躁、脸色苍白或潮红、胸闷或气喘、出冷汗、恶心或腹痛、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者神志昏迷虚脱,如不及时抢救可以迅速死亡;轻者注射肾上腺素后即可缓解;重者需输液输氧,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进行抢救。2.血清病:主要症状为荨麻疹、发热、淋巴结肿大、局部浮肿,偶有蛋白尿、呕吐、关节痛,注射部位可出现红斑、瘙痒及水肿;一般系在注射后7~14天发病,称为延缓型。亦有在注射后2~4天发病,称为加速型。HIGT由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再经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的献血员中采集破伤风抗体效价高的血浆或血清,经低温乙醇法提取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制剂,含丙种球蛋白90%以上。HIGT使用时无需皮试,可直接注射,但由于其属于血液制品,存在感染丙肝、艾滋等传染病的潜在风险,而且受来源限制,产量较低,成本较高,市场上往往出现“一针难求”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93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