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的补偿端线的分瓣把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9017.0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9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邢政;宋俊;王建裕;刘国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23/66 | 分类号: | H02K23/6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翁斌 |
地址: | 2141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直流电机 补偿 端线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的补偿端线的分瓣把合结构,包括沿径向内外设置的两压板,两压板之间沿径向由内至外依次层层叠加地设置有数个补偿端线单元,相邻两补偿端线单元之间、位于径向外侧的压板与最外层的补偿端线单元之间以及位于径向内侧的压板与最内层的补偿端线单元之间均分别设有绝缘片;所述补偿端线单元包括两导电片和设于两导电片之间的补偿端线零件,补偿端线零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上瓣补偿端线和下瓣补偿端线,补偿端线单元中上瓣补偿端线和下瓣补偿端线通过该补偿端线单元的导电片导电连接。本发明是一种可解决连接被截断的补偿端线问题的用于直流电机的补偿端线的分瓣把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流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的补偿端线的分瓣把合结构。
背景技术
大型直流电机的容量及电流远大于Z系列直流电机,定子及电枢部件重量很大、结构尺寸大,为便于安装、维护及制造,需要将机座制成分瓣结构。由于电流很大,补偿绕组采用双路结构,补偿槽数多,补偿直线及端线采用拉制成形的半圆形软铜母线制成,补偿端线轴向焊接。机座分瓣需要截断补偿端线,被截断的补偿端线需要连接,并且还需要可以重复拆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大型直流电机机座分瓣截断补偿端线的要求,提供一种补偿端线的分瓣把合及固定结构,以解决连接被截断的补偿端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的补偿端线的分瓣把合结构,包括沿径向内外设置的两压板,两压板之间沿径向由内至外依次层层叠加地设置有数个补偿端线单元,相邻两补偿端线单元之间、位于径向外侧的压板与最外层的补偿端线单元之间以及位于径向内侧的压板与最内层的补偿端线单元之间均分别设有绝缘片;所述补偿端线单元包括两导电片和设于两导电片之间的补偿端线零件,补偿端线零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上瓣补偿端线和下瓣补偿端线,补偿端线单元中上瓣补偿端线和下瓣补偿端线通过该补偿端线单元的导电片导电连接。
两压板通过一组螺栓固定连接,该组螺栓包括穿过所有绝缘片、所有导电片以及所有上瓣补偿端线的第一螺栓,还包括穿过所有绝缘片、所有导电片以及所有下瓣补偿端线的第二螺栓,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的外圈均套设有绝缘套管。
该组螺栓还包括第三螺栓,所述压板轴向两端分别沿轴向两侧伸出补偿单元外,俩压板的同侧轴向端部之间通过第三螺栓连接,第三螺栓与补偿端线单元间隔设置。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的补偿端线的分瓣把合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可靠、拆装方便,可以很好的连接机座两瓣的补偿端线,连接处机械强度高,并且可以重复拆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整根补偿端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补偿端线的分瓣把合结构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垫圈1、螺母2、第一螺栓3、压板4、绝缘片5、绝缘套管6、下瓣补偿端线7、上瓣补偿端线8、导电片9、第二螺栓10、间隙11、第三螺栓12、整根补偿端线13、中间部位14、钻孔15、机座外圆16、电枢外圆17、换向极18、主极19。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4所示的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的补偿端线的分瓣把合结构,包括沿径向内外设置的两压板4,两压板4之间沿径向由内至外依次层层叠加地设置有数个补偿端线单元,以指向直流电机的转子中心轴线的方向为内向、反向为外向。其中一个压板4位于径向外侧、另一个压板4位于径向内侧,两压板4均位于机座与电枢之间,图4中的两箭头分别为机座外圆16和电枢外圆17,数个补偿端线单元形状相似、长度由内至外依次增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90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