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凸起升降锅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8605.2 | 申请日: | 2016-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5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德普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27/04;A47J36/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099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起 升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凸起升降锅。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日常煮饭的锅种类繁多,形状材质各有不同,饭也分为焖锅饭、盒饭和 沥米蒸饭等。人们都爱吃沥米蒸饭,但沥米蒸饭得另用箕沥米,得另烧水另用蒸格蒸饭,存 在着操作麻烦耗费时间和易粘锅、浪费燃料的缺点和不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沥米免另烧水蒸煮沥米饭的凸起升降锅。
一种凸起升降锅,用于蒸煮沥米饭,包括:
锅盖;
提钮,设置于锅盖上;及
内锅,位于锅盖下,内锅包括:
内锅沿,内锅沿的形状与锅盖相适配;及
水位线,水位线在内锅内壁上,提示水位上限;及
内锅手柄,内锅手柄设置于内锅两侧外的内锅沿下;及
内锅底;及
孔,均匀遍布在内锅底上,孔径小于米粒;及
凹槽,由外向内凹陷设置于内锅的内锅底周边及内径两端壁上,两凹槽等距相向; 及
外锅,位于锅盖下,外锅的形状与内锅相适配,并套设于内锅外,外锅包括:
外锅沿,外锅沿的形状与锅盖相适配;及
外锅手柄,外锅手柄设置于外锅两侧外的外锅沿下;及
外锅底;及
凸起,设置于外锅内径两端壁上,两凸起的形状、位置与内锅的两凹槽相适配;
其中,通过对位安置,凸起装入凹槽内,使内锅底与外锅底相接触,即进入煮饭程 序;通过错位安置,凸起抵持内锅底,米汤由遍布内锅底的孔流下自动沥米,热米汤用作蒸 饭用水,即进入蒸饭程序,用于蒸煮自动沥米免另烧水的沥米饭。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有锅盖、内锅及外锅的凸起升降锅整体为圆柱体形,内锅 容于外锅内。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有锅盖、内锅及外锅的凸起升降锅整体为正方体形,内锅 容于外锅内。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凸起升降锅上凹槽的深度为1厘米。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凸起升降锅上凸起为高度小于1厘米的弧形板状。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取出内锅,仅组装锅盖和外锅的凸起升降锅,用于煮稀饭 或炖肉。
上述凸起升降锅,由锅盖、内锅及外锅构成圆柱体形或正方体形等,内锅上的凹槽 与外锅上的凸起相适配,内锅底遍布孔径小于米粒的孔,对位安置凸起滑入凹槽内,内锅底 与外锅底相接触即进入煮饭程序,到该沥米时提起内锅错位安置,凸起抵持内锅底使内锅 悬在外锅半空实现自动沥米即进入蒸饭程序。由于内锅的隔离作用,煮饭不粘锅,升高内锅 于凸起之上让米汤流下即自动沥米,利用米汤而勿需另烧水也勿需另用蒸格直接蒸饭,整 个操作过程只需移动一下内锅位置,操作便利节约燃料和时间,用于蒸煮卫生可口的沥米 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凸起升降锅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煮稀饭或炖肉状态凸起升降锅的局部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煮饭状态凸起升降锅的工作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蒸饭状态凸起升降锅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锅盖、2-提钮、3-内锅、4-内锅沿、5-水位线、6-内锅手柄、7-凹槽、8-内锅 底、9-孔、10-外锅、11-外锅沿、12-外锅手柄、13-凸起、14-外锅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 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 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 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 “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德普,未经王德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86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饭甑
- 下一篇:一种储能式蒸煮炉和加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