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减薄后强化工艺中的反应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17790.3 | 申请日: | 2016-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1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锋 |
| 主分类号: | C03C15/00 | 分类号: | C03C1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汪丽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减薄后 强化 工艺 中的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强化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薄玻璃减薄生产工艺后期二次强化工 序中的提升玻璃强度的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光电玻璃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减薄工艺处理,减薄及后期CNC处理后,会造成边缘 损伤,强度降低。
光电玻璃在进行减薄工艺处理后需要对玻璃本体进行强化工艺,传统的鼓泡式反 应装置中,通过在反应槽内进行鼓泡工艺对玻璃进行清理,但现有鼓泡工艺具有以下不足: 1.溶液需在鼓泡状态下,时刻保持均匀,但是气泡不能使反应槽内的溶液时刻保持均匀。2.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玻璃粉需及时脱离,避免蚀刻纹的产生。在传统强化工艺中,为使反应达 到所需的理想标准状态,需要在底部进行均匀鼓泡,确保玻璃粉脱落,造成表观不良。
另外现在所使用的鼓泡装置,在一定程度上会因玻璃粉堵塞鼓泡孔而不能满足时 刻均匀的鼓泡状态,产出产品会存在一定的表观问题,也难以达到所需的厚度均匀,表观良 好的高品质产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玻璃减薄后强化工艺中的反应装置,本装置可 使溶液充分均匀,同时避免鼓泡孔堵塞的情况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减薄后强化工艺中的反应 装置,其包括转动电机、反应栏具和反应槽,所述反应栏具安装在转动电机的转动端,所述 反应栏具为立方体状,且所述反应栏具竖直相对的两个面镂空;所述反应槽内装有用于强 化玻璃的溶液,所述反应栏具可移动并完全浸入溶液内或从溶液内移出;
所述转动电机的旋转段可带动所述反应栏具在溶液内转动并搅拌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栏具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具有四个竖直设置的支柱,且支柱对 称的设置在所述顶部与底部之间的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栏具和所述支柱由不易被酸腐蚀的树脂类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支柱为长度可调的。
进一步的,所述支柱伸长的幅度大于所述反应栏具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端的轴线与所述反应栏具中与所述转动端连接的安装面相垂 直。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栏具的内侧壁安装有若干个玻璃固定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固定支架安装在四条所述支柱垂向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固定支架在所述支柱垂向范围内均匀分布。
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反应装置,包括转动电机、反应栏具和反应槽,所述反 应栏具安装在转动电机的转动端,所述反应栏具为横置的管状,且所述反应栏具的纵向截 面为矩形,所述反应栏具的内侧壁安装有若干个玻璃固定支架;所述反应槽内装有用于强 化玻璃的溶液,所述反应栏具可移动并完全浸入溶液内或从溶液内移出。电机可带动反应 栏具转动,反应栏具搅拌溶液并使溶液有效侵蚀玻璃的物质混合均匀。反应栏具相对两个 侧壁镂空,溶液在反应栏具中流动并可流动冲刷玻璃表面,避免出现因玻璃粉堆积不能及 时脱落造成的玻璃边缘出现锯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玻璃减薄后强化工艺中的反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玻璃减薄后强化工艺中的反应装置玻璃固定支架的安装位置示 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0-转动电机200-反应栏具210-玻璃固定支架
220-支柱300-反应槽310-溶液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玻璃减薄后强化工艺中的反应装置,其包括转动电机100、反应栏 具200和反应槽300,反应栏具200安装在转动电机100的转动端,反应栏具200为中空立方体 状,且反应栏具200竖直相对的两个面镂空;反应槽300内装有用于强化玻璃的溶液310,反 应栏具200可移动并完全浸入溶液310内或从溶液310内移出;转动电机100的旋转段可带动 反应栏具200在溶液310内转动并搅拌溶液310。
具体的,转动电机100主体固定安装,转动电机100的转动端向下设置,转动端连接 在反应栏具200的外表面上,反应栏具200为中空立方体状,待加工的玻璃有序地间隔地放 置在反应栏具200中,且玻璃所处的平面与反应栏具200的两个镂空面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锋,未经陈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77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