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形桩孔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7751.3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9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叶坤;雷斌;赵建国;李森;郑磊;杨静;洪明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21B7/00;E21B10/4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徐文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形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方形桩孔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方形桩孔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旋挖钻机是一种用于成孔作业的桩基施工设备,随着近几年国内基础工程 的大力发展,旋挖钻机以其高效、快捷、环保、成孔质量高等优势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旋挖钻机主要利用动力头驱动钻杆,并通过钻杆将动力头的驱动力与 加压力传递至钻头来实现对地层的切削与钻进。
目前,市场上旋挖钻机的钻头均为圆形,主要用于圆柱桩孔的施工,这样, 当旋挖钻机遇到需要施工方形桩孔时,旋挖钻机的钻头则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另外,由于工作装置的尺寸原因,对于长宽均小于2m的方形桩孔,也无法采 用地下连续墙液压抓斗来施工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方形桩成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成型 方形桩孔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方形桩孔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在待成型方形桩孔的现场进行桩位定点以及桩机到位后,开孔并下放 方形护筒,所述方形护筒的下端穿过填土层,延伸到残积土层中,所述方形护 筒的上端延伸出地面的上方;
2)、利用圆形钻头在方形护筒内进行多次引孔,形成多个延伸至残积土层 中的圆形孔,且所述圆形钻头的直径与待成型的方形桩孔的宽度一致;多个所 述圆形孔沿着待成型方形桩孔的长度方向成排依序相连布置,且多个所述圆形 孔的延长长度与待成型方形桩孔的长度一致;
3)、利用方形钻头在所述方形护筒中自上而下钻进,形成方形桩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形桩孔成型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方形桩孔成型速度快;开孔→下放方形护筒→普通旋挖钻机圆形钻头 引孔→方形钻头钻进修孔成方形桩孔,三小时即可完成一个方形桩孔;
2)、方形桩孔质量有保证;在普通旋挖钻机圆形钻头引孔的基础上,方形 钻头自上而下钻进成形成方形桩孔,同时兼有修孔功效,确保方形桩孔桩周完 整、无残留;
3)、施工成本低;施工速度快,单机综合效率高,机械施工成本相对低; 方形钻头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生产及维护成本低,经济性好;施工过程中不 使用泥浆循环,大大减少了泥浆的使用量和废浆废渣的外运量,减小了施工成 本;
4)、施工场地清洁、现场管理简化;方形桩孔成型方法缺少了泥浆孔内循 环,大大减少了废泥浆储存、外运等日常的管理工作,现场临时道路、设备摆 放可变得更加有序,相应的管理环节得到极大的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孔后在填土层中放置方形护筒的立体示意 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圆形钻头引孔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圆形钻头引孔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方形钻头钻孔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圆形钻头引孔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形钻头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 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6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形桩孔成型方法,主要用于成型长宽均小于2m的方形 桩孔10,当然,其也可以用于成型其它各种尺寸范围的方形桩孔10。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形桩孔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施工 步骤:
1)、在需要成型方形桩孔10的现场完成桩位定点及桩机就位后,开孔并 下放方形护筒11,方形护筒11的下端穿过填土层2,延伸到残积土层3中,方 形护筒11的上端延伸出地面的上方;
2)、利用旋挖钻机的圆形钻头13在方形护筒11中进行多次引孔,形成多 个延伸至残积土层3中的圆形孔14,且圆形钻头13的直径与待成型的方形桩 孔10的宽度一致;多个圆形孔14沿着待成型方形桩孔10的长度方向成排依序 相连布置,且多个圆形孔14的延伸长度与待成型的方形桩孔10的长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7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