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脊神经根炎的中药丸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7720.8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5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朱焕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焕荣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36/90;A61K9/20;A61P25/02;A61P29/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0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26221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脊神经 中药 丸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脊神经根炎的中药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脊神经根炎的病因繁多,膜内段神经根炎经常性是由感染、中毒、营养代谢障碍等引起,膜外段神经根炎经常是由局部受凉、受潮、突发性外伤和炎症引起,是一种多原因所致的脊神经根的炎症。临床最常见的是颈胸神经根炎和腰骶神经根炎,症状多为肩背痛及腰腿痛。
目前临床治疗多为理疗和西医药物治疗,理疗只能短暂性的减轻病痛,属于治标不治本;西医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大,长期服用损伤肠胃等器官,如果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减弱肌体免疫能力。中医虽然对此病理有过论述:“久病入络,血瘀作痛,久痛入络,积伤入络,气血皆瘀,则流行失司,所谓痛则不通也。伤及阴阳气血,呈现阳失温熙,阴失濡润,而至‘不容则痛’久病当以缓攻,不可致重损的原则。结合本病,正气虚衰,气血瘀阻,经脉不畅的病理基础,以扶正驱邪,为基本原则,祛邪以通,扶正以荣,养阴益气,活血搜毒,通络止痛。”但是目前为止没有能对此症状疗效显著的中药制剂,既能缓解病人痛苦,又无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疗效好、见效快、无副作用、使用方便的治疗脊神经根炎的中药丸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脊神经根炎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脊神经根炎的中药丸剂按重量组分计主要是由以下原料组成:高粱泡根55-70份、白千层40-60份、无莿根40-55份、冬葵根38-45份、刺天茄40-48份、白豆36-42份、过山龙42-50份、细果角茴香32-38份、小接骨丹26-34份、蜂毒24-28份、小扁豆35-42份、丝棉木26-42份、地桃花35-55份、梵天花24-38份、白粉藤32-43份、白花鹅掌柴30-36份、蛋不老25-35份、大叶风沙藤32-38份、藏丁香22-28份、鹅首马先蒿29-35份、蕨麻25-35份、矮脚罗伞24-38份、艾纳香30-36份、阿里红26-33份、白萆薢28-35份、白花丹30-36份。
进一步地,一种治疗脊神经根炎的中药丸剂,按重量组分计主要是由以下原料组成:高粱泡根63份、白千层50份、无莿根48份、冬葵根42份、刺天茄44份、白豆39份、过山龙46份、细果角茴香35份、小接骨丹30份、蜂毒26份、小扁豆39份、丝棉木34份、地桃花45份、梵天花31份、白粉藤38份、白花鹅掌柴33份、蛋不老30份、大叶风沙藤35份、藏丁香24份、鹅首马先蒿32份、蕨麻30份、矮脚罗伞31份、艾纳香33份、阿里红30份、白萆薢32份、白花丹33份。
一种治疗脊神经根炎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上述比例称取高粱泡根、白千层、无莿根、冬葵根、刺天茄、白豆、过山龙、细果角茴香、小接骨丹、蜂毒、小扁豆、丝棉木、地桃花、梵天花、白粉藤、白花鹅掌柴、蛋不老、大叶风沙藤、藏丁香、鹅首马先蒿、蕨麻、矮脚罗伞、艾纳香、阿里红、白萆薢、白花丹,并将所有药材置于烘箱里面烘干,使其水分含量低于3%,研磨成20-30目的粗粉,然后进行80-105摄氏度微波灭菌,时间120-150秒;
步骤二:将灭菌后的药材粗粉研磨成80-100目的细粉,分为盖面用药粉和软材用药粉两部分;
步骤三:将软材用药粉和氯化钠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软材用药粉15%重量的粘合剂蜂蜜,制成软材;
步骤四:将软材连续加入炼药机中进行炼制,然后再加入制丸机进行制丸,得到湿丸粒;
步骤五:将湿丸粒置于不锈钢糖衣机中,使其滚动摩擦,同时撒入盖面用药粉,使药丸圆润,并干燥;
步骤六:用滚筒筛选干燥后的药丸,得到粒径为3.8-4.2mm的合格丸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烘箱温度设置为60-70℃。
进一步的,所述的粘合剂蜂蜜由普通蜂蜜中加入10%的水,然后加热到120℃后得到的制品。
进一步的,所述的盖面用药粉和软材用药粉重量比例为1:8-10。
进一步的,所述的氯化钠溶液是按照软材用药粉重量的3-8%称量氯化钠,加入氯化钠重量4-6倍的水制备而成。
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高粱泡根:活血调经,消肿解毒。用于产后腹痛,血崩,产褥热,痛经,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痛,偏瘫;叶外用治创伤出血。
白千层:芳香解表,祛风止痛。用于感冒发热,风湿关节痛,神经痛,肠炎腹泻;外用治过敏性皮炎,湿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焕荣,未经朱焕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77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干度过滤机
- 下一篇:用于LED照明器中的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