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钙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7682.6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6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明;张亮亮;孙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07C51/41 | 分类号: | C07C51/41;C07C63/3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有机 配位聚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位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三维结构的钙金属的有机配位聚合 物,更具体的说是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单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功能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材料不仅具有多种多样的结构特点,同时在气体 吸附和分离、离子交换、催化、光学、磁学等方面的潜在的应用型,使其成为材料化学 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课题。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材料是一类由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或 者离子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自组装,通过配位键连接而成的具有一维、二维、三维结构 的框架材料。有机多羧酸配体由于其优良的结构和配位性能天然成为配体的首选。作为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的金属离子,可以是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 属和稀土金属离子等等,目前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研究的相对较少。相对于过渡和稀土金 属离子构筑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材料,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使用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低 密度,从而利于该类材料在气体吸附存储方面的应用。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研究包含 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配位化学、材料化学等多种学科和领域,其呈现出来的优良性 能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3,3',5,5'-联苯四甲酸配体较少被用来合成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材料。但是该配体具 有四个羧基可以部分或者全部的去质子,一方面具有丰富的配位模式和构型,另一方面 四个羧基既可以做氢键的给体,又可以做氢键的受体,利于形成氢键和多维度的结构。 另外配体本身联苯间的单键可以旋转,苯环间的夹角可以多变,最大限度的满足配位金 属离子的几何构型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3,3',5,5'-联苯四甲酸为有机配体、以钙离子为金属离 子的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配位聚合物材料。
本发明中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钙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钙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化学式为[C22H21N2O13Ca2],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为α=90.00°,β=90.00°,γ=90.00°,
进一步地,所述的聚合物的合成所需的有机配体为3,3',5,5'-联苯四甲酸,其化学结构式 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的聚合物的合成所需的金属盐选自过渡金属盐和稀土金属盐,优选过渡 金属盐;所述的过渡金属盐选自金属钙盐、金属铜盐、金属镍盐、金属锌盐、金属锆盐、金 属锰盐,优选金属钙盐;所述的金属钙盐选自硝酸钙、氯化钙、硫酸钙、碳酸钙、氧化钙, 优选硝酸钙。
进一步地,所述的聚合物中3,3',5,5'-联苯四甲酸的四个羧基全部质子化,采取了双齿螯 合-桥连的模式同钙离子进行配位;所述的其中一个钙离子采取七配位的配位方式,分别与 四个3,3',5,5'-联苯四甲酸配体中的六个氧原子以及一个配位水中的氧原子配位;所述的另一 个钙离子采用八配位的配位方式,分别于四个3,3',5,5'-联苯四甲酸配体中的六个氧原子以及 两个配位水中的氧原子配位。
进一步地,所述的聚合物中还包括填充剂,所述的填充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乙酰胺、N’N-二乙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亚砜的任一种。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中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钙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 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定量的3,3',5,5'-联苯四甲酸,加入填充剂并加热搅拌至全部溶解,加入去离子 水;
(2)然后加入金属钙盐至溶液中,待其全部溶解后,最后逐滴加入0.1mol/L氢氧化钠, 保持溶液澄清,若出现浑浊,则停止加入;
(3)溶剂热合成:将步骤(2)中的溶液加入到聚四氟乙烯的高压反应釜中,放置在程 序控温的烘箱中,以2℃/分钟~5℃/分钟的速度加热到90~150℃,恒温72~120小时,然 后程序降温到30度,降温速率为每分钟1℃,过滤并洗涤,即得到白色的金属有机配位聚 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3,3',5,5'-联苯四甲酸和Ca(NO3)2的摩尔比为1:3.8~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76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氢化松香甘油酯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布帕伐醌的合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