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控机床外罩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7245.4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3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维平;黄宇;施文丽;杨健;吕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11/08 | 分类号: | B23Q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机床 外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控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控机床外罩技术。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数控机床结构中外罩结构是防止切削液和金属屑飞溅伤害操作人员和污染作业环境的重要防护结构。外罩结构主要包括机床门、防护罩、切削液和金属屑回收结构、联接等结构等组成。
数控机床加工效率高的原因主要是其集成了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多种加工工序,减少了搬运和等待时间,但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与工件的拆装过程往往是串行的,这一串行过程严重的影响了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数控机床增加的交换工件台,使得加工过程与工件的拆装过程同时进行,以进一步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因此,对具有交换工件台的数控机床外罩设计也需要一些特殊的外罩结构设计来满足其使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控机床外罩结构,在使用时能方便、快速的开关圆弧门,对已加工好的工件进行拆卸、对未加工的工件进行装夹操作。当需要通过拉手打开圆弧门时,按下锁按钮则锁钩与锁按钮结构脱离,通过拉手向左右两边推开圆弧门,圆弧门通过上端的旋转臂和底部的滚轮机构做圆周运动,实现开门装夹工件的过程。当需要已加工件与被加工件交换位置时,抬起装置会将旋转台与旋转门向上顶起,旋转台及旋转门旋转180°后下降回原位,实现工作台的旋转交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机床外罩,包括外罩本体、圆弧门、旋转门;
所述外罩本体包括侧板Ⅰ1、正前半圆板2、侧板Ⅱ8、侧板Ⅲ15,正前半圆板2的底部与底座19连接,侧板Ⅰ1、正前半圆板2、侧板Ⅱ8、侧板Ⅲ15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外罩本体通过旋转台地脚12、前支撑13、外侧板支撑14立于地面;
所述圆弧门包括圆弧门Ⅰ3、圆弧门Ⅱ11、拉手5和门锁结构,圆弧门Ⅰ3、圆弧门Ⅱ11的底部通过轨道39、轴Ⅲ40、滚轮41与正前半圆板2滑动连接,圆弧门Ⅰ3、圆弧门Ⅱ11的上部通过轴承Ⅰ23、轴Ⅰ24与旋转臂Ⅰ6和旋转臂Ⅱ7连接,使其可以绕旋转臂Ⅰ6、旋转臂Ⅱ7和转动中心轴29做圆周转动,旋转臂Ⅰ6与连接杆27连接,连接杆27一端插入旋转臂Ⅰ6中心作旋转半径长短的调节,连接杆27另一端通过轴承Ⅱ30与套筒28联接,套筒28位于上横梁18上,上横梁18通过联接块Ⅰ17与外罩支架相联接;旋转臂Ⅰ6、旋转臂Ⅱ7与轴承Ⅱ30通过弹簧卡片Ⅱ31来实现轴向定位,轴承Ⅱ30另一端通过螺母Ⅱ32旋入套筒28的外螺纹来实现轴向定位,拉手5有两个,分别位于圆弧门Ⅰ3、圆弧门Ⅱ11的内侧;
门锁结构包括锁按钮9、锁钩42和锁底座45,锁钩42焊接在圆弧门Ⅰ3的侧边,锁底座45通过螺栓Ⅱ43紧固在圆弧门Ⅱ11内侧, 按钮9通过弹簧44与锁底座45连接,锁按钮9位于圆弧门Ⅱ11内侧,锁钩42与锁按钮9均有30°的斜面,关门时圆弧门Ⅰ3和圆弧门Ⅱ11向中间靠拢,锁钩42与锁按钮9的斜面产生轴向力作用在弹簧44上使其被压缩,当锁钩42的钩头越过锁按钮9斜面时弹簧44将锁按钮9向外顶出卡住锁钩42,实现关门的过程,开门时,按下锁按钮9向内压缩弹簧44给锁钩42让出空间,拉开圆弧门Ⅰ3和圆弧门Ⅱ11实现开门过程;
所述旋转门36上部通过螺栓34与联接块Ⅱ35相联,联接块Ⅱ35上有一螺纹孔,轴Ⅱ29的下端螺纹部分旋入该螺纹孔并通过螺母Ⅲ33锁死,轴Ⅱ29与套筒28间隙配合,旋转门36的底部通过螺钉与旋转台21连接,旋转门36可以随旋转台21作360°旋转,当旋转台21被向上顶起或下降时轴Ⅱ29可沿套筒28上、下移动,旋转台21旋转180°时,轴Ⅱ29可在套筒28中旋转180°,实现旋转门随旋转台21转换过程中的运动和定位,旋转门36中间有玻璃压条37将玻璃块38进行固定。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加工好一个工件后,加工好的工件与工作台一起移动到旋转台21上的工作台Ⅰ20位置,这时安装在底座19上的顶起机构将旋转台21顶起离开底座19并水平旋转180°,将装有加工好工件的工作台Ⅰ20转到工作台Ⅱ22的位置上,而工作台Ⅱ22上装有待加工的工件旋转到了工作台Ⅰ20位置,实现已加工件与待加工件的交换; 在工件加工的同时,操作人员按下锁按钮9通过拉手5将圆弧门Ⅰ3和圆弧门Ⅱ11打开并将已加工好的工件拆卸搬运至加工好的工件放置区等待下一工序的加工,工作台Ⅱ22上又重新装上待加工的工件,此时操作人员通过拉手5将圆弧门Ⅰ3和圆弧门Ⅱ11关上,完成一次已加工件与待加工件的交换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72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