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腐蚀模块化综合机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7042.5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8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程劲嘉;吴伟;胡国高;王勇;严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C22C14/00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郭纯武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蚀 模块化 综合 机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综合机架,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液体冷却方式实现现场可更 换模块传导散热的耐腐蚀多层模块化综合机架。
背景技术
基于液体冷却的模块化综合机架,在当前的结构技术方案中,机架液冷板模块普遍 采用传统铝合金材料焊接方式,内部流道很难进行防腐蚀处理,更多的依靠材料自身的耐蚀 性来保障冷板的防护能力,同时,焊接过程中带来的焊剂更易被冷却剂腐蚀。一方面,冷板 材料和焊剂的腐蚀物易于形成附着,在机架流道内沉积,降低冷板的通液和散热能力,另一 方面,长期的腐蚀会造成冷板泄漏的严重后果。
在当前的结构技术方案中,机架液冷部件之间构成流道密封的方法是自密封液流接 头或采用直接采用O形密封圈径向密封方式,这种密封方式对相关结构的加工有较高精度 要求,安装操作时易因密封圈的划伤造成泄漏。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244682A(公开日 为2014年12月24日)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雷达天线的液冷插箱,该液冷插箱的缺点在于该 机箱所用冷板均采用焊接方式,易因腐蚀造成严重后果。液冷部件之间的流道连接采用的是 O形密封圈进行径向密封,其密封可靠性会受到结构加工精度、管路对接操作的影响。该液 冷插箱的方法仅针对单层机架的液冷方法,没有涉及到多层机架液冷分流和汇流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密封可靠、能提供多层液冷 板模块分流和汇流,耐各种液体冷却工作介质腐蚀,能实现现场可更换模块传导散热的模块 化综合机架。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耐腐蚀模块化综合机架,包括, 右侧板3、左侧板4和后框体5构成的矩形立方体机架主体和平行间隔排列在所述机架主体 隔框中的液冷板模块1,其特征在于:每块液冷板模块1至少一面制有模块安装散热槽,且 每块液冷板模块1基体内均埋设有按U形弯曲的折弯预成型钛合金无缝金属管101,无缝金 属管的两端与冷板端面齐平,构成冷板冷却液流入口和液流出口,液冷板模块液流入口和液 流出口分别连通固定在机架主体侧板上的两根外接分汇流管2,形成液冷板模块之间的分流 和汇流通路,两根分汇流管2分别引出用于连接外部液冷源对外接口和安装在对外接口上的 自密封液流接头6;机架机架主体后框体5安装背板,提供液冷板模块与外部平台之间的电 气互联。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一种耐腐蚀模块化综合机架,其特征在于:各块液冷板模 块采用铸造铝材料,具有较普通铝合金更高的三防性能,以及更高的阻尼特性,能够提供机 架较好的减振性能。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一种耐腐蚀模块化综合机架,其特征在于:分别连接各液 冷板液流入口和液流出口的外接管,采用特氟龙材料,其与液冷板液流入口和液流出口之间 为平面配合,采用螺钉连接,配合面有O形密封圈提供端面静态密封。分汇流管耐腐蚀、 密封效果好,耐压性能达到数十兆帕,冷却液不易发生泄漏,密封寿命长,安全性高。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各块液冷板模块内均埋设有折弯预成型钛合金无缝金属管构成的冷板液流 通路和无缝金属管的两端与液冷板端面齐平构成的液冷板冷却液流入口和出口,采用的钛合 金管路耐腐蚀、强度高,不需要单独对液冷板液冷流道进行防护处理,能够耐受数十兆帕的 液流压力。
本发明液冷板模块液流入口和液流出口分别连通固定在机架主体侧板上的两根外接 分汇流管2,形成液冷板模块之间的分流和汇流通路,能够提供多层液冷板模块的外部便捷 分流和汇流,各液冷部件之间连接方便,连接的密封可靠性高,寿命长,安全性好,液冷部 件检修时可避免冷却剂对机架内功能模块的影响。采用模块化结构方便系统的扩展且具有极 大的灵活性,对以后系统更改、设备移动提供了方便性。机架流道的防腐蚀依靠流道基体材 料的特性保证,避免了采用复杂工艺方法对流道进行防护处理,降低了生产难度和成本。
本发明液冷模块化综合机架实现了整个液流通路的防腐蚀,采用简单的方式实现了机 架各层液冷板的分流和汇流,提高了液流通路的密封性和可靠性,简化了机架结构构成和加 工工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70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节能风冷恒温系统
- 下一篇:卡片式U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