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成型散热降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6826.6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5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家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家生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成型 散热 降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模具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成型散热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所得的形状往往就是最后成品,在安装或作为最终成品使用之前不再需要其他的加工。许多细部,诸如凸起部、肋、螺纹,都可以在注射模塑一步操作中成型出来。
有些成型件在注塑过程中,尤其是呈熔融状的高温成型材料,这样会使得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升温,在温度到达650℃时便出现吸热、散热反复交替的一个过程,此时,由于成型件的硬度及模具材料的热疲劳,很容易使得注塑模具很快的磨损、氧化,这就要求注塑模具的材料必须耐高温,要具有较高硬度。但是采用这种耐高温、硬度高的注塑模具,使得模具的制造成本大大提高,不利于推广使用,同时不符合节能减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模具成型散热降温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模具成型散热降温装置,包括固定安装板、移动安装板、位于所述固定安装座上端的定模座、位于所述移动安装板下方的动模座、安装在动模座上的顶针、开设在定模座上的成型腔,在成型腔的一定距离处的定模座内开设有液流通道,所述液流通道的进液端通过进液管与储液箱相通,所述液流通道的出液端通过出液管与储液箱相通,并在进液管上安装有泵。
进一步地,所述顶针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模芯,并在所述固定安装板的定位环。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腔的底端通过成型通道延伸至定位环的外侧,并在定位环的外侧安装有进料漏斗,且所述进料漏斗与成型通道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位于储液箱的左侧底端,所述出液管位于储液箱的右侧顶端。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定模座内开设有液流通道,在液流通道内实时流通有冷却液,这样有利于模具的散热,模具的高温可由冷却液带走,并经过储液箱,实现循环利用,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一种模具成型散热降温装置,包括固定安装板1、移动安装板2、位于所述固定安装座1上端的定模座3、位于所述移动安装板2下方的动模座4、安装在动模座4上的顶针5、开设在定模座3上的成型腔6,在成型腔6的一定距离处的定模座3内开设有液流通道7,所述液流通道7的进液端通过进液管8与储液箱10相通,所述液流通道7的出液端通过出液管11与储液箱10相通,并在进液管8上安装有泵9,所述进液管8位于储液箱10的左侧底端,所述出液管11位于储液箱10的右侧顶端。通过在定模座3内开设有液流通道7,在液流通道7内实时流通有冷却液,这样有利于模具的散热,模具的高温可由冷却液带走,并经过储液箱,实现循环利用,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所述顶针5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模芯12,并在所述固定安装板1的定位环13,所述成型腔6的底端通过成型通道14延伸至定位环13的外侧,并在定位环13的外侧安装有进料漏斗15,且所述进料漏斗15与成型通道14相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家生,未经赵家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68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