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四肢的艾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6037.2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2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徐迎军;鹿子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迎军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四肢 艾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艾灸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四肢的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是我国传统的理疗方式之一。
艾灸理疗中,多是依靠艾条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与含有药物成分的烟气作用于使用者的穴位,但是热空气与烟气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始终是向上流动,因此,目前常使用的艾灸设备中,多数需要将其放置于需要艾疗体表的下方,然后调整身体的位置,使热空气与烟气作用于穴位。
艾疗过程中,虽然少部分烟气能够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但是大部分热量及烟气均是飘散到空气中,在产生一定刺激性气味的同时,其艾疗效果不是很理想。
为了提高艾疗效果,多采用艾灸座与导烟筒密闭连接的结构,令烟气与热空气受导烟筒作用导向流动,作用于患处的体表,其效果较好。但是体表受热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还会分泌汗液,随着时间的推移,汗液会滴落在艾条上影响其燃烧,甚至导致艾条熄灭。
同时,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特别适于肢体艾灸的装置。有需要时,人们只能选择躺在艾灸床上进行全身艾灸,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花费。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艾灸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四肢的艾灸装置。本装置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使其能够专门用于肢体艾疗,且艾条在艾灸过程中不会被汗液浸湿。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四肢的艾灸装置,包括外筒,外筒通过连杆与内筒固定连接,内筒上具有多个进烟孔;
所述外筒的中部与液压杆相连接,外筒的一端与导烟筒的上端相连通,导烟筒的下端与艾灸座密闭连接;
其中,所述外筒内具有防止汗液流入导烟筒的防护罩。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为弧型。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为方型。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为塑料材质(优选无机高分子)。
优选的,所述艾灸座与导烟筒插接。
优选的,所述内筒为中空的圆台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时可将肢体放入内筒,则烟气就顺着进烟孔将肢体环绕,实现局部肢体艾灸。
(2)汗液产生时,会顺着外筒左端滴落。在外筒内部流动的过程中,会被防护罩导向,进而避免了流入艾灸座内部,影响艾条燃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外筒和内筒的配合图;
图3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弧形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剖视图;
其中:1、外筒,2、艾灸座,3、导烟筒,4、底座,5、液压杆,6、内筒,7、进烟孔,8、连杆,9、弧形防护罩,10、方形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适用于四肢的艾灸装置,其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外筒1,外筒1通过连杆8与内筒6固定连接,内筒6上具有多个进烟孔7;
所述外筒1的中部与液压杆5相连接,液压杆5的缸体部固定连接于底座4上,外筒1的左端与导烟筒3的上端相连通,导烟筒3的下端与艾灸座2密闭连接;其中,所述外筒1内具有防止汗液流入导烟筒3的弧形防护罩9(即导烟筒3与外筒1的连通口的外边缘与弧形防护罩9密闭连接)。
所述弧形防护罩9可为塑料材质,确保长期使用不变形,化学性质稳定。
所述艾灸座2与导烟筒3插接,过盈配合。
所述内筒6为中空的圆台形结构,与人体肢体结构近似。
使用时,调整好外筒1的倾斜角度,使其呈现出左端低,右端高的形态。然后将艾条点燃后放入艾灸座2,艾灸座2插接于导烟筒3上,再将肢体伸入内筒6即可。烟气与热空气在导烟筒3的作用下,进入外筒1,然后倾斜向上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通过进烟孔7进入内筒6,作用于肢体表面,然后从外筒1的右端流出。若艾灸过程中肢体出汗,则汗液会从内筒6滴落在外筒1内部,顺着外筒1内表面向左端流动。遇到弧形防护罩9后,会被阻挡、绕开,然后继续向下流动,进而防止汗液从导烟筒3与外筒1的连接处进入艾灸座2内部,影响艾条燃烧。
艾灸过程中,可以放置一个风扇于外筒1的一侧,将艾灸烟气吹向外部。也可以将内筒6的右端密闭,连接一个导演管导出。
采用了上述结构后,本装置能够有针对性的实现对肢体的艾灸,且艾条燃烧不受汗液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迎军,未经徐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6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前照灯光源
- 下一篇:一种新型散热LED车前大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