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贯通角钢式方钢管混凝土柱与H型钢梁连接节点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15563.7 | 申请日: | 2016-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4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荣彬;尤光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B1/58 | 分类号: | E04B1/5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贯通 角钢 钢管 混凝土 型钢 连接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贯通角钢式方钢管混凝土柱与H型钢梁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方钢管混凝土柱充分发挥了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长处,钢管的存在可以有效地约束核心混凝土, 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管内部的混凝土又可以有效地防止钢管发生局 部屈曲,二者共同工作能充分发挥钢材受拉性能高和混凝土受压性能好的优点,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承载能 力。具有外形美观、节点形式简单、稳定性好、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和耐火性能好、施工方便等优点。近 年来,国内以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形成的框架结构体系在住宅、办公楼、工业厂房等多层钢结构工程中 逐渐得到应用与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我国的《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59:2004)推荐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 连接形式包括四种:带短梁内隔板式连接、外伸内隔板式连接、外隔板式连接和内隔板式连接。但这些节 点尚存在以下问题:
(1)带短梁内隔板式连接由于需要在矩形钢管内焊接内隔板,柱外焊接短钢梁,然后钢梁再与短钢 梁采用双夹板拼接,施工复杂,且焊接工作量较大。
(2)外伸内隔板式连接,即隔板贯通节点。通过采用两块贯穿矩形钢管壁的隔板,钢管与柱壁焊接, 钢梁翼缘与隔板焊接,钢梁腹板与连接件采用高强螺栓连接。隔板贯通节点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但是在 同一层柱内需要将矩形钢管截断多次截断进行隔板焊接,对于柱身有一定的削弱,由此也造成施工量和造 价成本势必增加。
(3)外隔板式连接,即外环板节点。此节点由于自身的构造措施,节点需要足够大的水平环板以保 证节点的强度,用钢量较大。此外,较大尺寸的外环板的设置使得室内角部有凸角出现,外隔板节点用于 边柱时隔板宽度大于墙体,影响观感和家居布置,给建筑设计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4)内隔板节点由于需要在矩形钢管内进行隔板焊接,对矩形钢管的尺寸有一定的要求,因为当截 面尺寸较小时不仅焊接困难,而且影响管内混凝土的浇筑,因此仅适用于钢管截面尺寸较大的节点。另外, 梁翼缘与内隔板在柱壁同一处两侧施加熔透焊缝,钢材经历两次热加工,产生较大的焊接残余应力,使得 节点处的钢材容易产生分层或脆性破坏。影响节点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贯通角钢式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H型钢梁连接节点,该 节点克服了隔板贯通式节点与外隔板节点用于边柱时隔板宽度大于墙体影响美观的缺点;并且制作时无需 截断柱子,有效的避免削弱柱子;制作施工方便,可明显缩短工期,实现装配式生产。同时设置在梁上下 翼缘的角钢可承担绝大部分剪力,大大提高了节点的抗剪能力。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贯通角钢式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H型钢梁连接节点,用于连接方钢管混凝土柱(1)与两个H型 钢梁(2),其特征在于,在方钢管混凝土柱(1)上开设有贯穿柱壁的孔洞,四条贯穿角钢(3)穿过孔 洞并夹持在两个H型钢梁(2)腹板的上端和下端;在H型钢梁(2)的翼缘与柱壁外侧相交的位置均布 置有固定角钢(4);在固定角钢(4)、H型钢梁(2)翼缘与贯通角铁(3)之间,H型钢梁(2)腹板 与夹持在腹板端部两侧的贯通角铁(3)之间均通过高强螺栓相连;固定角钢还与方钢管混凝土柱(1)的 柱壁相连接。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一)制作时无需截断柱子,保证柱子的完整性,有效避免削弱柱子;
(二)解决了内隔板节点在柱内多次焊接而造成矩形钢管焊接残余应力大、节点应力集中现象明显的 技术难题,避免了焊接残余应力导致的脆性破坏。施工方便,可明显缩短工期,实现装配式生产;
(三)克服了外隔板节点用于边角柱时隔板宽度大于墙体影响美观的缺点;
(四)构造简单,传力明确,加工方便,缩短了工期,用钢量大大减少,在各个环节降低了造价。
综上所述,本发明钢梁上下翼缘与贯通角钢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现场安装就位快,可明显缩短工期, 促进装配化进程。构造简单,传力明确,加工方便,用钢量大大减少,在各个环节降低了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图1的1-1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2-2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55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