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车库用电动汽车充电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4243.X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4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虎;马海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市海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 | 分类号: | H01R13/62;H01R13/631;H01R13/66;H01R13/713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秦舜生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接头 锥形槽 立体车库 火线端 零线端 电动汽车充电 连接装置 下接头 尖部 底部位置 电动汽车 供电电源 开口位置 配合连接 人工操作 充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用电动汽车充电连接装置,具有连接供电电源的锥形接头,和与锥形接头配合连接的下接头,所述下接头具有锥形槽,锥形槽的尖部位置具有下零线端头,锥形槽的开口位置具有下火线端头;所述锥形接头的尖部位置具有上零线端头,所述锥形接头的底部位置具有上火线端头,当所述锥形接头进入所述锥形槽时,上、下零线端头和上、下火线端头分别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人工操作,安全可靠,可自动对停放在立体车库内的电动汽车连接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立体车库用的电动汽车自动充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以其无尾气排放,噪音小,日益受到用户的青睐,市场保有量不断增加。但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有限,需要较频繁的充电。充电时将充电线插接在电动汽车上,充电线的另一端插接在电源插头。在电动汽车停放在立体车库时,利用停放的时间对电动汽车充电是很好的时机。现有的立体车库没有充电的配套设施,且因立体车库每个车位是要移动的,现有的对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线不适应立体车库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操作,安全可靠,可自动对停放在立体车库内的电动汽车连接充电的充电连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该立体车库用电动汽车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位于立体车库托板上的电动推缸,在电动推缸的推杆上端部设有下接头,所述下接头具有锥形槽,锥形槽的尖部位置具有下零线端头,锥形槽的开口位置具有下火线端头,汽车充电插头通过导线分别连接下零线端头和下火线端头,在立体车库每个停车位设有供电电源,供电电源由继电器控制通断电,所述供电电源通过导线悬吊有锥形接头,所述锥形接头的尖部位置具有上零线端头,所述锥形接头的底部位置具有上火线端头,当所述锥形接头进入所述锥形槽时,上、下零线端头和上、下火线端头分别连接,所述下接头中设有用于吸合锥形接头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配合有控制所述继电器得电吸合的控制开关;所述电动推缸设在移动座上,移动座可移动的设在立体车库托板侧面的轨道上,微型电机可驱动移动座在轨道上移动,所述下接头上设有红外接收感应器,红外接收感应器连接微型电机的控制电路,所述锥形接头上设有红外发射器件,红外接收感应器接收到红外发射器件发射红外线时,所述锥形接头与所述下接头对正,所述微型电机停止驱动移动座的移动。
所述锥形接头和锥形槽的尾部的结合面为梯形结合面。
所述供电电源悬吊的导线外部套装有防止导线摆动的套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该立体车库用车动汽车充电连接装置在使用时,先将电动汽车停在立体车库的托板上,需要充电时司机将汽车充电插头插接在汽车充电座上,托板在移动至停止位置时,所述下接头位于锥形接头的正下方,电动推缸启动,电动推缸的推杆带动下接头上升,使锥形接头伸入至下接头的锥形槽内,电磁铁将两者吸合锁紧,从而接通电源对电动汽车充电。充电结束时,电磁铁失电,电动推缸的推杆下移,充电电源断开。当所述下接头与锥形接头的对应位置有偏差时,红外接收感应器接收不到红外发射器件发射红外线,启动微型电机动作,实现移动座在轨道上移动,当红外接收感应器接收到红外发射器件发射红外线时,所述锥形接头与所述下接头对正,所述微型电机停止驱动移动座的移动。此时,电动推缸启动,电动推缸的推杆带动下接头上升,使锥形接头伸入至下接头的锥形槽内,电磁铁将两者吸合锁紧,从而接通电源对电动汽车充电。供电电源由继电器控制通断电,所述电磁铁配合有控制所述继电器得电吸合的控制开关,只有当电磁铁吸合使锥形接头伸入至下接头接触锁紧后,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继电器吸合,从而使供电电源得电,进而对电动汽车充电,未充电状态时,供电电源是断开的无电状态,安全性好。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自动连接充电,解决了立体车库对电动汽车充电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市海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阳市海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42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