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11893.9 | 申请日: | 2016-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1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廉正;丁清华;陈明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9D4/02;C09D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 地址: | 2156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增亮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材(100);
聚光层(200),设置在所述基材(100)的上表面上,所述聚光层(200)由多个聚 光结构构成,所述聚光结构具有与所述基材(100)的上表面相接触的底面,且所述聚光 层(200)的上表面具有凹凸结构;以及
折射层(300),设置在所述聚光层(200)的上表面上,所述折射层(300)的上表 面具有与所述聚光层(200)上表面的凹凸结构相适配的凹凸结构;
其中,形成所述折射层(300)的原料包括无机纳米粒子组合物和挥发性溶剂,所述 无机纳米粒子组合物包括无机纳米粒子、第一稀释单体、第一光引发剂以及第一表面助 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无机纳米粒子组合 物包括20~70%的所述无机纳米粒子、20~70%的所述第一稀释单体、1~10%的所述第一光 引发剂以及0.1~1%的所述第一表面助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纳米粒子选自氧化锆、氧化锡、 氧化硅、氧化锑及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无机纳米粒子为表面接枝有烯 键或环氧键的改性纳米粒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稀释单体选自丙烯酸单体,优选 地,所述丙烯酸单体选自丙烯酸2-苯氧基乙基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 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及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助剂选自流变 助剂、消泡剂、抗氧剂及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流变助剂选自BYK-410、BYK-420、BYK-333及BYK-3505中的一种 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消泡剂选自BYK-378、BYK-3500及BYK-1790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选自T-400和/或ChinoxTP-10H;
优选地,所述稳定剂选自Chisorb292、CHISORB523、CHISORB718、CHISORB 3525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层(300)的厚度均 一;优选所述折射层(300)的厚度为1~3μ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聚光层(200)的原 料为光固化树脂组合物,按重量份计,所述光固化树脂组合物包括30~80份的低聚物组 分、20~70份的第二稀释单体、1~10份的第二光引发剂和0.1~2份的第二表面助剂;
优选地,所述低聚物组分选自环氧丙烯酸树脂、氨基改性丙烯酸树脂、聚乙烯改性 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及聚酯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第二稀释性单体为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或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树脂组合物的液态折射率为 1.58~1.6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基材(100)的材料为高分子聚合 物树脂,优选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树脂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萘二甲 酸乙二酯、环烯烃共聚物、聚芳酯、聚醚砜、三醋酸纤维素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10.一种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增亮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基材(100)的上表面上形成由多个聚光结构构成的聚光层(200);
利用雾化喷涂的方式将作为折射层(300)的原料的纳米粒子待固化浆料喷涂在所述 聚光层(200)的上表面上,干燥后,在辐照强度为400~800MJ/cm2的紫外光下进行光固 化处理,形成上表面具有与所述聚光层(200)上表面相适配的凹凸结构的所述折射层 (300);其中,所述纳米粒子待固化浆料包括无机纳米粒子组合物与挥发性溶剂,所述 无机纳米粒子组合物包括无机纳米粒子、第一稀释单体、第一光引发剂以及第一表面助 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18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