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度稳定性电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1573.3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9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支萌辉;王纯配;汤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1F27/26;H01F27/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稳定性 电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拆解组装的高温度稳定性电感,属于电感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感(电感线圈)是用绝缘导线(例如漆包线、纱包线等)绕制而成的电磁感应元件,也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器件之一。
电感器一般由骨架,绝缘导线绕组,磁芯或者贴心组成,现有的电感器主要是线绕式电感器,线绕式电感器的结构大多是将绝缘导线饶制于导磁体(铁芯或者磁芯或者铜芯)的外面,形成圆柱式是电感器。由于这种类型的电感线圈是绕在导磁体上,因此在温度变化范围较大的条件下会很不稳定。如图7所示是市场上现有电感的电感电阻值走势的示意图,图8是现有电感的Q值走势,可以看出,在高温以及低温的环境下电阻电感和Q值的波动很大,在低温和高温的环境下容易发生Q值突变,远远没有达到高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能。
有鉴于此,开发一种新的电感,可以在温度变化范围较大的情况下保持性能稳定,同时拆装方便,显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度稳定性电感,解决绕线电感在温度变化范围较大的情况下性能不稳定的情况。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温度稳定性电感,包括磁芯、骨架和绕制于骨架上的绝缘导线,还设有固定件和底座支架,所述固定件为轭状固定件,所述轭状固定件包括顶盖和设于顶盖两侧的固定臂,所述固定臂的端部设有向内弯曲的折弯部,使得轭状固定件固定磁芯并与底座支架相扣接,
所述磁芯包括上磁芯和下磁芯,所述磁芯内设有用于容纳骨架的空腔,所述磁芯的环壁两侧均设有缺口,
所述骨架的纵剖面呈“工”字形结构,所述骨架的中心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上磁芯、下磁芯的内表面均设有与第一通孔形状相配合的第一凸起,所述骨架还设有复数个用于引出绝缘导线的引出槽,
所述底座支架的四角穿均设有引脚,所述底座支架设有用于放置磁芯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的中心另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底座支架的中心设有与第二通孔相配合的第二凸起。
优选地,所述折弯部还设有撑脚。
优选地,所述骨架的边缘设有4个引出槽,其中两个引出槽设于骨架的上表面,另外两个引出槽设于骨架的下表面,所述引出槽的底部均与骨架的内槽相切,这样不仅方便将线圈导线引出,还有助于内层线圈更充分的散热,进一步降低温度过高对电感值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底座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缺口相配合的限位凸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凸起为中空柱状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凸起的中心设有螺纹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螺纹孔内设有与其配合使用的调节螺丝。
优选地,所述底座支架下表面两端设有与折弯部相配合的台阶,有助于固定件和底座支架更好的扣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小于对应的上磁芯或下磁芯的环壁的高度,这样可以利用调节螺丝微调电感值。
本发明安装后,上磁芯和下磁芯的缺口均对齐,缺口对齐可以最大化的进行散热,以减小线圈难退热引起的电感值不稳定的情况。
本发明的轭状固定件的材质为铝,且轭状固定件的顶盖设有通孔,轭状固定件与底座支架相扣接,并与磁芯紧密接触,可以有效的传递一部分热量并散发,有助于电感的稳定。
本发明骨架的材料为塑料,磁芯材料为N48材料。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将线圈绕制在骨架上,骨架内嵌于磁芯中,磁芯由轭状固定件扣接固定在底座支架上,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和电感性能的稳定性,同时各部分相互独立,拆装方便;
2.本发明线圈与磁芯分离的绕线方式很好的提升了电感的高温度稳定的特性;
3.本发明还设有调节螺丝,可以利用调节螺丝微调电感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底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感电阻值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Q值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调节螺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背景技术中现有电感的电阻值和电感值走势示意图。
图8是背景技术中现有电感的Q值走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15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圈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线圈元件
- 下一篇:柱式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