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拔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1077.8 | 申请日: | 2016-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2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邢强强;李风英;刘岩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强强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孙营营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罐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拔罐装置。
背景技术
拔罐(俗称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拔罐的治疗机理比较复杂,其利用负压在皮肤上作用一段时间,使局部毛孔逐渐扩张,并同时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治疗患处的效果。此外。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其次,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加速排出。然而,拔罐也是有限制的,当皮肤表面有某些炎症、或是出现溃破等受损情形时,该类患处皮肤是不能进行拔罐的,否则就会加重皮肤的破损,而此时,若想要进行患处附近的拔罐治疗,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能应用于普通拔罐治疗,且当需拔罐处有皮肤溃破等制约因素存在时,也能合理避开该类皮肤受损处,利用尽可能少的罐体快速、顺利地实现拔罐,可保障使用者整体操作较为便捷的拔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拔罐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主罐体,所述的主罐体包括外侧壁筒、外顶壁板,所述的主罐体内设有一内环筒,内环筒一端与外顶壁板之间密封连接,内环筒另一端具有开口,内环筒的开口朝向与主罐体的开口朝向一致,主罐体开口端的端面上设有外密封圈,内环筒开口端的端面上设有内密封圈,外密封圈、内密封圈、主罐体均与内环筒同轴,内环筒内部空间为内罐腔,内环筒与主罐体之间的空间为外罐腔,主罐体上设有一端与内罐腔连通的内排气管,内排气管另一端设有抽气泵接头,主罐体上设有一端与外罐腔连通的外排气管,外排气管另一端设有抽气泵接头,内排气管中、外排气管中均设有排气单向阀,所述的外密封圈、内密封圈均为内部空心的充气密封圈,外密封圈与内密封圈之间设有平衡气管,平衡气管一端与外密封圈内部连通,平衡气管另一端与内密封圈内部连通。
外密封圈、内密封圈用于与皮肤接触,从而在内罐腔、外罐腔内抽负压(抽真空)时,起到隔绝内罐腔内外空气、外罐腔内外空气的作用,使得主罐体能够吸附在拔罐处的体表(皮肤)上。内罐腔、外罐腔是分开的,当需拔罐处皮肤有溃破、受损等情形时,可以将内环筒对着皮肤受损处,使得皮肤受损处被罩在内环筒范围内,然后仅将外罐腔进行抽真空,如此一来,仅需要一个罐体,就能针对一个患处进行顺利拔罐,拔罐时不仅避开了皮肤受损处,而且在皮肤受损处周围提供了尽可能大的拔罐范围。而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普通罐体,则需要多个罐体环绕皮肤受损处,不仅操作复杂、效率低,而且患处附近皮肤的“占有率”也相对较低(罐体与罐体之间有多与空间,不像本方案中直接构成一个环形拔罐空间)。其中,抽真空时,利用抽气泵直接接在抽气泵接头上进行抽真空即可,想要抽哪个腔内的空气,抽气泵就接至对应那个腔的排气管上的抽气泵接头。此处的抽气泵接头,可以是任意常规的螺纹接头、套结接头等,只要能实现对接功能即可。外密封圈、内密封圈为空心的充气密封圈,避免了普通密封圈容易受温度影响,出现硬度过高(例如温度低时),弹性不佳的问题。且体表很多部位不是均匀的,拔罐部位也很可能是那些起伏、不均匀的体表,主罐体开口对着拔罐部位时,拔罐部位表面与外密封圈间距可谓处处不同,相对内密封圈也是如此,若是采用普通的密封圈,容易出现密封圈与体表局部接触紧密,局部接触很松的状况。但是采用了充气密封圈,且外密封圈、内密封圈之间可以进行自主气体交换,则密封圈与体表之间变形自由度较大,而且密封圈受压比较厉害的部分的气体也可以调节到密封圈本身其它位置或另一个密封圈内去(通过平衡气管),如此一来,就能保障外密封圈、内密封圈与体表接触的部分都能比较紧密,且接触压力较为均匀,可有效保障密封效果,维持拔罐过程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强强,未经邢强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10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按摩机
- 下一篇:一种监测式按摩器及其按摩指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