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藏红花悬浮细胞系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0905.6 | 申请日: | 2016-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3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铿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金蓝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4 | 分类号: | C12N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藏红花 悬浮 细胞系 建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细胞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藏红花悬浮细胞系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藏红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被誉为“植物黄金”,但藏红花主要是柱头入药,田间 栽培过程容易感染植物病毒,且产量低,通过植物细胞培养体系生产藏红花素等是解决藏 红花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然而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现有的藏红花悬浮细胞体系的藏红花素产量已经越 来越不能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藏红花悬浮细胞系建立方法,该方 法通过选择愈伤组织的种龄、调整愈伤组织的接种密度和在培养基中添加藏红花素诱导物 质等提高藏红花细胞活性,使其具有藏红花素产量高的优点。
一种藏红花悬浮细胞系建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以MS液体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添加水杨酸作为诱导因子,配制成藏红花悬浮 细胞培养基;
步骤S20,选取生长健康、正常的藏红花愈伤组织接种到步骤S10配制的培养基中;
步骤S30,将步骤S20接种完毕的藏红花愈伤组织放置于150r/min的摇床上进行培养。
步骤S20中的藏红花愈伤组织为种龄是15-20日的愈伤组织。
步骤S20的接种量为每100ml培养基接种5-10g藏红花愈伤组织。
步骤S30的培养环境是21-23℃,光照强度为1900-2100lux。
一种上述藏红花悬浮细胞系建立方法使用的培养基,其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 基,并添加2,4-D(2,4-二氯苯氧乙酸)、6-BA(6-苄氨基嘌呤)、水杨酸、蔗糖。
2,4-D(2,4-二氯苯氧乙酸)的浓度为2-5mg/L、6-BA(6-苄氨基嘌呤)的浓度为1-3 mg/L、水杨酸的浓度为5-10mg/L、蔗糖的浓度为10-30g/L。
2,4-D(2,4-二氯苯氧乙酸)的浓度为3-4mg/L、6-BA(6-苄氨基嘌呤)的浓度为 1.5-2.5mg/L、水杨酸的浓度为6-8mg/L、蔗糖的浓度为15-25g/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选择15-20日种龄的愈伤组织,此时的愈伤组织细胞生长基 本结束,细胞正处于成熟时期,可以大量合成细胞次生代谢物;接种密度为每100ml培养基 接种5-10g愈伤组织既不会浪费培养基,也可以为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在培养基中添 加了水杨酸,水杨酸是植物细胞次生代谢物的诱导子,可以诱导细胞大量合成藏红花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配制藏红花悬浮细胞系建立方法使用的培养基。
根据表1所示的MS培养基成分和用量以及表2所示的藏红花悬浮细胞系建立方法 使用的培养基成分和用量,配制本发明所述的藏红花悬浮细胞系建立方法使用的培养基。
用天平称取MS培养基中的各成分以及2,4-D(2,4-二氯苯氧乙酸)、6-BA(6-苄氨 基嘌呤)、水杨酸、蔗糖,置于三角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溶解,并用HCL和KOH调节pH值 至6.0,定容至1000mL。将三角瓶封口,置于高压灭菌锅中,于121℃灭菌20min,然后置于超 净工作台中自然冷却,备用。
将冷却到50-60℃时的培养基分装至组织培养瓶中,晾凉,将组织培养瓶封口,备 用。
表1MS培养基的成分和用量。
表2藏红花悬浮细胞系建立方法使用的培养基成分和用量
实施例二:建立藏红花悬浮细胞系。
按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配制藏红花悬浮细胞系建立方法使用的培养基,备用。
在超净工作台中,从种龄为15-20日的藏红花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选取生长健 康、正常、蓬松的愈伤组织接种到上述配制好的藏红花悬浮细胞系建立方法使用的培养基 中,每100ml培养基接种5-6g愈伤组织,接种完毕后将组织培养瓶封口。
将封口后的藏红花组织培养瓶放置于150r/min的摇床上进行培养,并调节培养环 境为,温度:22℃,光照强度:2000lux,培养30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金蓝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金蓝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09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