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薄筒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0609.6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5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明;沈仁春;刘晓波;肖虎;张沛;涂梅仙;石红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木林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15/01;F21V19/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338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筒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筒灯。
背景技术
筒灯一般包括灯体和设于灯体内的导光板、散热器等部件,散热器用于筒灯的散热,发光板上一般还设有多个用于发光的灯珠,由于灯珠的排布方式不同,使发光板发射出的光很不均匀,会产生暗光区和炫光现象,影响照明效果,并且发光板发射出的光线的出光角度较小,照射区域有限,进而限制筒灯的应用范围,因此一般在灯体内还安装有导光板,发光板发出的光线经导光板后再射出,由于导光板具有极高的反射率及不吸光性能,经导光板后的光线分布更为均匀,可有效避免炫光现象和暗光区的出现,提高照明亮度和筒灯发光效率,并且还能够增大光线的出光角度,进而扩大筒灯的照明范围,使其能够应用到更多的场所。
现有技术中,由于灯体与导光板均为组成筒灯的独立的零部件,在组装筒灯时,需要将导光板安装在灯体的出光端,这样不仅需要额外的固定连接件将导光板固定在灯体内,进而增加生产成本,也增加了安装工序,降低了生产效率,并且安装导光板时很容易划伤导光板的表面,这样将严重影响导光板的导光效果,同时安装导光板时还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装配误差,这同样会影响导光板的导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成本低、组装效率高的超薄筒灯。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超薄筒灯,包括灯体和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内嵌于所述灯体且与所述灯体集成为一体结构。
其中,所述导光板通过模内注塑内置于所述灯体且与所述灯体呈一体结构。
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四周边缘均内嵌于所述灯体的内壁。
其中,所述超薄筒灯还包括设于所述灯体内的发光板,所述发光板发出的光经所述导光板后照射出。
其中,所述发光板均匀设有多个呈散射状分布的灯珠。
其中,所述发光板正对所述导光板且所述发光板与所述导光板呈平行设置。
其中,所述发光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间距为13~20mm。
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厚度为1~3mm。
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厚度为1.5mm。
其中,所述灯体还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灯体的扭簧式固定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超薄筒灯,其结构包括灯体和导光板,导光板内置于灯体且与灯体集成为一体结构,这样在组装筒灯时,就不需要单独安装导光板,提高了组装效率,也不需要采用专门的固定连接件来固定导光板,进而节省了成本,并减轻了筒灯的整体重量,便于筒灯后续的安装和搬运,同时消除了导光板的安装误差,并有效减少导光板表面的划伤,确保导光板良好的散光效果,另外,导光板与灯体集成为一体结构还能够有效增强筒灯的结构强度,使筒灯可以做的更薄、重量更轻。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超薄筒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超薄筒灯的光线分布图。
图1和图2中包括有:
1-灯体;
2-发光板;
3-灯珠;
4-导光板;
5-扭簧式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的一种超薄筒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灯体1和从上而下依次安装在灯体1内的发光板2和导光板4,导光板4通过模内注塑内嵌于灯体1且与灯体1呈一体结构,发光板2上分布有多个灯珠3,发光板2上的多个灯珠3呈均匀散射状分布,可增大筒灯的出光角度。由于发光板2与导光板4呈平行设置,灯珠3发出的光线直射向位于其下方的导光板4,发光板2与导光板4之间的间距为13~20mm,优选的,其间距为10mm,光线经导光板4反射后向导光板4的下方四周扩散,进而有效增大筒灯的出光角度,使出光角度可达到160~170度,进而增大筒灯的照射范围,并且经导光板4反射后的光线分布较为均匀,有效避免暗光区和眩光现象的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木林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木林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06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声管快速密封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内饰安装用的弹簧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