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制造的汽车底盘主承力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10460.1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7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邹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帆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制造 汽车底盘 主承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底盘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制造的汽车底盘主承力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的底盘主承力结构多采用金属铸造或金属板材经过锻打冲压焊接成型,或者使用金属管材焊接成型,采用这种方法制造的底盘重量大、强度小,使用寿命短,而且需要制造大型的冲压模具和大型的加工设备来完成,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制造的汽车底盘主承力结构。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复合材料制造的汽车底盘主承力结构,包括车地板和骨架,所述骨架包括纵梁和横梁,所述纵梁和横梁与车地板之间通过环氧树脂粘接剂和螺丝/铆钉连接固定,
所述横梁包括前桥梁、中梁和后桥梁;
所述纵梁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前段两端分别与前桥梁、中梁相接,中段两端分别与中梁与后桥梁相接,后段前端与后桥梁相接;
所述前桥梁前端、纵梁的后段后端连接有防撞机构连接件,所述前桥梁和后桥梁底部连接有车轮悬挂部件连接件,所述纵梁的前段和后段上安装有减振器连接件;
所述车地板底面与纵梁、横梁的之间设有内纤维增强层;
所述纵梁和横梁呈上端开口的半封闭管状结构,所述内纤维增强层与纵梁或横梁构成封闭的管状结构;
所述纵梁和横梁均由半封闭管内纤维层、中间蜂窝结构芯层和半封闭管外纤维层构成。
所述内纤维增强层由一层或数层碳纤维布或玻璃纤维布与环氧树脂制成。
所述中间蜂窝结构芯层为铝蜂窝结构件或芳纶蜂窝结构件。
所述半封闭管内纤维层和半封闭管外纤维层由一层或数层碳纤维布或玻璃纤维布与环氧树脂制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发明全部采用复合材料制造,主要应用粘接、铆接、螺接工艺,代替传统的钢材和焊接锻造工艺,具有重量轻,强度大的优点,大幅度减少钢材用量,不需要大型冲锻模具,既节省了生产成本,又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骨架与车地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纵梁与车地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中横梁与车地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一种复合材料制造的汽车底盘主承力结构,包括车地板1和骨架,所述骨架包括纵梁2和横梁3,所述纵梁2和横梁3与车地板1之间通过环氧树脂粘接剂和螺丝/铆钉4连接固定,
所述横梁3包括前桥梁3-1、中梁3-2和后桥梁3-3;
所述纵梁2包括前段2-1、中段2-2和后段2-3,前段2-1两端分别与前桥梁3-1、中梁3-2相接,中段2-2两端分别与中梁3-2与后桥梁3-3相接,后段2-3前端与后桥梁3-3相接;
所述前桥梁3-1前端、纵梁的后段2-3后端连接有防撞机构连接件5,所述前桥梁3-1和后桥梁3-3底部连接有车轮悬挂部件连接件6,所述纵梁的前段2-1和后段2-3上安装有减振器连接件7;
所述车地板1底面与纵梁2、横梁3的之间设有内纤维增强层8;
所述纵梁2和横梁3呈上端开口的半封闭管状结构,所述内纤维增强层8与纵梁2或横梁3构成封闭的管状结构;
所述纵梁2和横梁3均由半封闭管内纤维层9、中间蜂窝结构芯层10和半封闭管外纤维层11构成。
所述内纤维增强层8由一层或数层碳纤维布或玻璃纤维布与环氧树脂制成。
所述中间蜂窝结构芯层10为铝蜂窝结构件或芳纶蜂窝结构件。
所述半封闭管内纤维层9和半封闭管外纤维层11由一层或数层碳纤维布或玻璃纤维布与环氧树脂制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帆,未经邹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04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收割机半履带行走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吸收冲击能量的车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