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肺癌细胞增殖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9895.4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6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颖;阿艳妮;郑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35/00;A61K35/583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蒋遥明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肺癌 细胞 增殖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肺癌细胞增殖的药物。
背景技术
肺癌为目前人类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5%-90%,大部分在临床确诊时属于中晚期。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中位生存时间多在6.9-11.3个月之间,且毒副反应大。对于PS评分低的患者,或年老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无法使用常规化疗标准方案,只好予以低剂量单药化疗,或中医药作为维持治疗,往往疗效不佳。
近年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中,EGFR及其信号通路的抑制剂最受关注。EGFR家族成员在肺癌的发展过程起重要的作用,其在40%-80%的非小细胞肺癌中过度表达,与肿瘤的生长、增殖、运动、勃附、侵袭、凋亡和转移等密切相关。EGFR是HER/ErbB家族中的-个跨膜蛋白,与胞外因子结合后能通过-系列的下游信号通路,如RaS/Raf/MAPK、PI3K/Akt、Jak/STAT3等,影响下游蛋白c-Fos、c-Jun、Bad、Caspase9、FOXO等,从而达到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增殖、转化、转移的作用。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酶抑制剂(EGFR-TKI)可以分
为单靶点或多靶点的。其中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最具代表性的药物为单靶点的吉非替尼。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与ATP竞争EGFR上的结合位点,从而达到抑制EGFR磷酸化、阻断信号通路的效果。
目前已有临床共识推荐使用吉非替尼于EGFR基因突变患者的-线治疗,其疗效不但优于标准化疗方案,且毒副作用较轻。故此可以考虑用于老年或PS评分差的患者身上。但对于未有EGFR基因突变,或基因状态不明的患者,则暂未可获益。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及长期观察,专家发现不少患者在服用吉非替尼后出现获得性耐药,故虽然服用靶向治疗药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有所延长,但总体生存期则与化疗接近。目前耐药的治疗策略,主要是1、采用不可逆的EGFR抑制剂(如BIBW2992、EKB-569),2、联合应用或单用多靶点药物,同时阻断多条信号通路(如vandetanib、BMS--690514),或3、采用二线化疗。虽然上述部分药物已经进入临床研发阶段,但其疗效尚有待证实。
中医药在我国使用有几千年的历史。目前中医药广泛应用于各科疾病的防治,并常与西医药配合使用。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中医药能在术后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在与放化疗结合时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在晚期患者体力状态差,无法耐受治疗时,可用作维持治疗,并改善整体状态。目前在与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酶抑制剂的配合方面,中医药主要作用为减轻其毒副作用,以确保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吉非替尼常见副作用为痊疮样皮疹,此表现与疗效相关,皮疹越严重,预测疗效越佳。中医药对缓解皮疹有不错的作用,但同时并不影响疗效。亦有少量文献报道中医药对EGFR-TK工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有增效的作用,但在中药增加机体对吉非替尼等靶向药物的敏感性则未见报道。
本发明制剂为临床多年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验方。许多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临床证型以为气虚、阴虚为主,兼见痰、湿、气滞。临床亦多见脾虚痰瘀互结型的患者。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前期临床观察提示此方对非小细胞肺癌可能有吉非替尼增效或增敏作用。
本发明扶正祛邪,益气升阳,健脾胜湿,祛痰逐瘀。通过临床观察,证实其在治疗肺癌细胞增殖方面的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的减少复发率,结合现代研究进展,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肺癌细胞增殖的相关机制,从而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最终为肺癌细胞增殖的临床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肺癌细胞增殖的药物,其在治疗肺癌细胞增殖方面的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的减少复发率,对非小细胞肺癌有吉非替尼增效或增敏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肺癌细胞增殖的药物,其原料药包括党参、太子参、白术、黄芪、茯苓、炒薏苡仁、仙鹤草、鱼腥草、猫爪草、浙贝母、山海螺、山慈菇、白花蛇舌草、龙葵、守宫、三七、石见穿、八月扎、蛇泡簕、莪术、陈皮、厚朴、泽泻和炙甘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未经青岛市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98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