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能种能源互联路由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9877.6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0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程明;王青松;姜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715;H04L12/751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吴旭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由器 能源 互联 电力电子功率变换器 转换器 能源综合利用 非电能源 灵活控制 实际负荷 多端口 峰谷 联接 电机 电网 流动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种能源互联路由器及其控制方法,该能源互联路由器以多端口电机为核心,另由与之所联的非电能源相对应的转换器、电力电子功率变换器等构成,可将电能与其他能源(如气、油、水等)进行相互联接,可根据电网的峰谷和实际负荷需求,灵活控制不同能量的大小和流动方向,不仅能实现能源综合利用,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优化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与电气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能种能源互联路由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信息互联网中,路由器是实现信息分配的关键装置,可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并且将不同用户相连接。近年来,“能源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而新一轮电改方案的发布,更激起了人们对于能源互联网的期待。我国初步计划到2050年实现能源互联,以推动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利用,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益。目前常用的能源有多种类型,比如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电能、水能、风能等。其中具有不同频率、电压等级的电能已可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实现互联,电力电子变换器起着电能路由器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不同类型能源之间仅能实现单向连接,如风能向电能转换、电能向机械能转换或反之等,无法实现不同类型能源的互联。
在一个社区、单位甚至小到某一家庭,都可能同时有多种能源供应,如用油或天然气供暖、由电能供应压缩机、制冷机等电器设备。此时,两种或多种能源的供应链是并行独立的,这种运行模式不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效益优化。因此,亟须发明一种装置,将多种不同类型的能源进行互联,实现单输入多输出或多输入多输出且双向能量分配与管理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一种多能种能源互联路由器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将不同种类的能源实现有效互联。
技术方案:一种多能种能源互联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端口电机,能源转换器、第一双向电力电子变换器、控制器;所述多端口电机包括内转子、定子以及位于内转子和定子之间的外转子,所述定子、内转子以及外转子上均分别设有绕组;所述能源转换器用于将化石能源转换成机械能,所述能源转换器的机械能输出端连接所述内转子,所述外转子连接机械负载;所述定子上设有第一绕组,所述第一绕组通过第一双向电力电子变换器连接到公共电网,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能源转换器和第一双向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制端。
进一步的,所述多能种能源互联路由器还包括第二双向电力电子变换器,所述内转子上设有第二绕组;所述内转子上的第二绕组通过第二双向电力电子变换器连接到新能源系统和储能单元,所述第二双向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多能种能源互联路由器的控制方法,能源侧到负载侧的能量传输方式包括如下三种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1: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二双向电力电子变换器来控制新能源系统输出电能到内转子的第二绕组,并通过内转子和外转子之间的电磁耦合作用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机械负载;
控制方法2:控制器控制能源转换器将化石能源转换成机械能后驱动内转子转动,并通过内转子与外转子之间的电磁耦合作用使得外转子转动来驱动机械负载;
控制方法3: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双向电力电子变换器来控制公共电网输出电能到定子上的第一绕组,并通过定子和外转子之间的电磁耦合作用使得外转子转动来驱动机械负载;
当机械负载需要外转子驱动时,选择所述三种控制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控制方法。
进一步的,还包括化石能源侧或新能源系统侧到公共电网侧的能量传输方式,其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方法4: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二双向电力电子变换器来控制新能源系统输出电能到内转子的第二绕组,并通过电机内的电磁场传递到定子上的第一绕组,再经第一双向电力电子变换器控制输入公共电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98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据通信及存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