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个性化模板的实现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9836.7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1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黄镇;杨财智;杨井;杨翠花;殳亚军;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天脉聚源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F17/21;G06F1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伦律师事务所 11477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个性化 模板 实现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页登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个性化模板的实现方法 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搭建属于自己的网络工作平 台。这样就需要服务企业网络工作平台搭建的网络建设人员针对不同的项目进 行模型开发,分别生成不同的产品。然而,现有大多数企业的网络工作平台通 常会有较高的相似性,网络建设人员仍然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对一个个项目 进行代码编写,完成网络平台搭建。
XML是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的缩写,其中的标 记(markup)是关键部分。用户可以创建内容,然后使用限定标记标记它,从 而使每个单词、短语或块成为可识别、可分类的信息。用户创建的文件,或文 档实例由元素(标记)和内容构成。当从打印输出读取或以电子形式处理文档 时,元素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文档。元素的描述性越强,文档各部分越容易识 别。自从出现标记至今,带有标记的内容就有一个优势,即在计算机系统缺失 时,仍然可以通过标记理解打印出来数据。
在现有的网络平台搭建的xml代码生成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方法存在 如下问题:
现有的代码生成方法都只能是生成指定格式的代码,灵活性不够,难以扩 展添加自定义的代码模板生成自定义代码,而且针对相似度很高的项目生成方 法,需要重复的进行代码编写,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且系统的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个性化模板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 xml代码生成过程中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个性化模板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提交的输入控件选择指令,输入控件包括文本框、文本域、下拉 框、单选框、多选框和抽帧框中的一项或多项;
接收用户基于输入控件提交的配置信息,生成标引模板;配置信息包括: 显示名称、选项名称、选项值中的一项或多项,标引模板包含用户选择的一个 或多个输入控件以及相应的配置信息;
调用标引模板,根据标引模板中的输入控件选择所需的节点,并根据用户 指令编辑节点,生成含有节点的XML文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
接收用户提交的修改标引模板指令,修改标引模板指令包括新增输入控件 指令和/或删除输入控件指令;
根据修改标引模板指令更新标引模板中包含的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用户指令编辑节点,包括:
根据用户指令选择字符编码,输入节点名称,并确定节点中的值是否为字 符串类型,字符编码包括UTF-8、GB2312或GBK。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
接收用户提交的预览指令,根据预览指令在预设显示区域内实时显示标引 模板的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输入控件为使用带属性的图片div记录的控件。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个性化模板的实现装 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提交的输入控件选择指令,输入控件包括文本框、 文本域、下拉框、单选框、多选框和抽帧框中的一项或多项;
模板生成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基于输入控件提交的配置信息,生成标引模 板;配置信息包括:显示名称、选项名称、选项值中的一项或多项,标引模板 包含用户选择的一个或多个输入控件以及相应的配置信息;
节点编辑模块,用于调用标引模板,根据标引模板中的输入控件选择所需 的节点,并根据用户指令编辑节点,生成含有节点的XML文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提交的修改标引模板指令,修改标引模板指 令包括新增输入控件指令和/或删除输入控件指令;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修改标引模板指令更新标引模板中包含的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节点编辑模块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用户指令选择字符编码,字符编码包括UTF-8、GB2312 或GBK;
输入单元,用于输入节点名称,并确定节点中的值是否为字符串类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提交的预览指令,根据预览指令在预设显示 区域内实时显示标引模板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天脉聚源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天脉聚源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98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