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劣变农产品快速无损鉴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09232.2 | 申请日: | 2016-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5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潘立刚;马智宏;王纪华;靳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3563;G01N21/359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产品 快速 无损 鉴别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劣变农产品快速无损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农产品是迄今为止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重要来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 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日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质 量,即营养成分的含量是否达标、风味是否良好;其二是安全,即是否存在危害或潜在危害 人类健康的物理、化学、生物及其他各方面可能的因素。质量良好的农产品可以给人类提供 优质的能量、营养来源,对保障人类生存、繁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储存条件不当造成 农产品劣变的现象屡见不鲜。劣变农产品不仅不能提供优质的能量及营养来源,而且其中 存在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或潜在危害的诸多因素,其中以化学因素为主。亦即,劣变农产品 无论从质量角度,还是安全角度,都是不合格的。针对人类农产品的大量需求,建立一种劣 变农产品快速无损鉴别方法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劣变农产品的鉴别,传统方法多以感官评价为主。该方法主要存在主观性较强、 误差较大、操作较繁琐、效率较低等诸多问题,难以适应大量农产品劣变鉴别的需要。
振动光谱是一种基于物质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对电磁波产生吸收的光谱。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当电磁波的能量和物质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能量差相等,且满足 振动光谱发生条件时,会产生振动光谱吸收。常见的振动光谱有:近红外光谱、中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太赫兹波谱等。振动光谱技术具有采样速度快、分析效率高、绿色无污染等特点, 目前已在生命科学、医学及生理学、药物学、农学、化学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本发明提出一种劣变农产品快速无损鉴别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高效、绿 色无污染等特点,可以对劣变农产品进行快速无损鉴别,并且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 工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快速无损检测仪器的研发等方面具有积极作 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劣变农产品快速无损鉴别难题,提供一种基于振动光谱技术的劣变农 产品快速无损鉴别方法,其目的是对劣变农产品进行快速无损鉴别。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劣变农产品快速无损鉴别方法,所述方法的流程如图1所示,具 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非劣变农产品进行研磨、过筛处理,采集振动光谱数据,获得非劣变农产品 在特征波数下的吸光度值,以所述吸光度值的最小值作为非劣变农产品在所述特征波数下 对应的阈值;
(2)将待测农产品进行研磨、过筛处理,在与步骤(1)相同的条件下,获得待测农产 品在所述特征波数下的吸光度值;
(3)比较所述特征波数下待测农产品的吸光度值与非劣变农产品的阈值,判断样 品是否劣变。
本发明所述农产品优选为谷类,如小麦等。
所述劣变农产品指理化性质发生变化的农产品,或不再适合食用的农产品,或由 于理化性质发生变化而不再适合食用的农产品。相应地,所述非劣变农产品是指理化性质 未发生变化且适合食用的农产品。
为了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本发明所述研磨处理优选为:对农产品采用旋风磨进 行充分研磨后,过筛孔径为1mm。
本发明所述振动光谱包括近红外光谱、中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太赫兹光谱;所述 振动光谱的数据表现形式包括吸光度谱、吸收系数谱、透过率谱、时域谱、折射率谱;优选近 红外吸光度谱。
为了使鉴别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所述步骤(1)和步骤(2)均包括对所述振动光谱 进行数据预处理;所述数据预处理具体为平滑、微分、基线校正、数据标准正态化中的一种 或几种,优选为基线校正。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振动光谱为近红外吸光度谱。近红外光谱仪的分辨 率为1~64cm-1,优选为4~16cm-1。
为了提高鉴别的准确、可靠性,本发明所述特征波数包括至少3个特征波数值,所 述特征波数位于长波近红外区域、中波近红外区和短波近红外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9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