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酶法再生ATP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09080.6 申请日: 2016-01-06
公开(公告)号: CN105463043A 公开(公告)日: 2016-04-06
发明(设计)人: 刘珞;李成成;王峥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化工大学
主分类号: C12P19/32 分类号: C12P19/32;C12N9/1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29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再生 atp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酶法再生ATP的方法。

背景技术

ATP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在医学上被广泛用作肌肉萎缩、心肌梗塞、肝炎和各种急救病症中的治疗或重要辅助治疗药物。工业上也有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或生化药物的生物合成过程,也都是需要ATP参加的酶促反应。所以,ATP的生产以及工业上ATP的循环再生成为酶工程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决定工业生产是否经济节约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对ATP再生的研究主要在多聚磷酸激酶催化法,即以ADP和多聚磷酸为底物,由多聚磷酸激酶催化产生ATP。对于不同来源的多聚磷酸激酶,催化特点各不相同。如Thermotogamaritima来源的多聚磷酸激酶TePpk是一种嗜热酶,它的最适温度为70度,适合参与温度较高的反应,但在多数常温酶的最适温度(30~37度)条件下酶活较低,不能与常温酶的耦合反应,因此不能广泛的满足工业生产需求。还有一些多聚磷酸激酶,虽然最适温度在30度左右,但是利用的多聚磷酸盐聚合度较高,这种聚合度高的聚磷酸盐在当前在市场上不易得到而且价格昂,这就提高了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就工业大量生产ATP而言,一些多聚磷酸激酶会受到多聚磷酸盐的抑制,所以大规模生产时不得不采用流加多聚磷酸盐的方法来减少抑制,使生产过程变得繁琐。所以现在亟需找到一种合适的多聚磷酸激酶,使它既能与许多常温酶耦合参与工业生产,又能够使用比较常见且价格低廉的多聚磷酸盐为磷酸供体,使ATP再生过程方便、廉价、高效。

与公知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反应最适温度为30~37度,符合工业生产上多数常温酶的温度要求,应用范围广泛。

2)磷酸供体为低聚合度的多聚磷酸盐,相比聚合度为65或者更高聚合度的多聚磷酸盐,这些低聚合度的多磷酸盐价格低廉且常见易得,使ATP再生过程经济、方便。

3)没有聚磷酸盐抑制现象,能在较高浓度的多聚磷酸底物作用下高效生产ATP。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源表达的聚磷酸激酶,以低聚合度的多聚磷酸盐为磷酸供体,在聚磷酸激酶的催化条件下生成ATP,为多种消耗ATP的酶促反应源源不断的提供能量。

本发明首先构建基因工程菌,异源表达来自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多聚磷酸激酶基因。即将基因ppk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得到多聚磷酸激酶基因表达载体pET28a-ppk。然后将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即可在胞内获得多聚磷酸激酶。

蛋白表达后,通过超声破碎将大肠杆菌中的多聚磷酸激酶释放出来,获得粗酶液。在三聚磷酸、四聚磷酸或者六偏磷酸或其钠盐为磷酸供体的条件下,以ADP为底物粗酶液催化产生ATP。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以ADP为底物,利用价格低廉的三聚磷酸、四聚磷酸和六偏磷酸为磷酸供体,异源表达多聚磷酸激酶催化产生ATP,为经济高效生产ATP并在此基础上降低多种酶促反应的成本提供了一种创造性的方法。

图1: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左侧为多聚磷酸激酶基因ppk的PCR产物,右侧为DNA大小标准品。

图2:pET28a-ppk质粒图谱,将ppk基因克隆到pET28a载体上,基因的两端有Nco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

图3:诱导表达多聚磷酸激酶PPK蛋白电泳图。泳道1为pET28a空质粒表达后破胞上清,泳道2为PPK酶表达后破胞上清。

图4:谷氨酸棒状杆菌来源的多聚磷酸激酶动力学参数曲线

图5:嗜热链球菌来源的谷胱甘肽合成双功能酶以PPK催化生成的ATP为能源酶促产生谷胱甘肽的反应体系。30mM反应体系中分别添加5mM、10mM、15mM、20mM、30mMATP时,各时段的转化率对比。“10hGS”为30mM反应体系中只加入了GS酶,仅靠外源添加的ATP提供能量,反应10h后取样检测得到的转化率。“22hGS”为30mM反应体系中只加入了GS酶,仅靠外源添加的ATP提供能量,反应22h后取样检测得到的转化率。“10hGS+PPK”为30mM反应体系中加入了GS酶和PPK酶,靠外源ATP和PPK酶重生的ATP提供能量,并在反应10h后取样检测的转化率。“22hGS+PPK”为30mM反应体系中加入了GS酶和PPK酶,靠外源ATP和PPK酶再生的ATP提供能量,并在反应22h后取样检测的转化率。

图6:酶促反应生成3-磷酸甘油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反应进程对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90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