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08985.1 | 申请日: | 2016-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5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大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F04D7/02 | 分类号: | F04D7/02;F04D29/24;F04D29/66;F04D29/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例如空调、冷冻机等的制冷剂循环回路所使用的制冷剂、发热的部件或设备等的冷却循环回路所使用的冷却水等流体在闭合回路内循环的离心泵。
背景技术
图7表示了这样的以往的离心泵的纵剖视图。
如图7所示,以往的离心泵100具备旋转叶片部件102。该旋转叶片部件102在圆管状的轴承部104的上部具备向外周方向放射状地延伸设置的多片叶轮部件106。
此外,本说明书中,表示“上侧”、“上部”、“上方”、“下侧”、“下部”、“下方”等上下方向的用语在各附图中表示上下方向,且表示各部件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并不表示绝对的位置关系。
叶轮部件106由如下部件构成:向轴承部104的下部外周方向延伸设置的基端部分108;从该基端部分108向上方而向外周方向扩径的扩径部110;以及从该扩径部110向外周方向延伸设置的外侧叶片部112。
并且,旋转叶片部件102在基端部分108的外周设有由环状的永久磁铁构成的转子磁体122。
此外,转子磁体122与叶轮部件106之间成为相对于叶轮部件106防止转子磁体122的无法转动、脱落的构造,叶轮部件106构成为与转子磁体122一起绕轴部件154旋转。
另外,如图7所示,离心泵100具备容纳旋转叶片部件102的主体壳体124。主体壳体124具备上侧主体壳体126,上侧主体壳体126由顶壁128、和从顶壁128的外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侧周壁130构成。
在上侧主体壳体126的侧周壁130,以密封状态固定有吸入侧接头部件(吸入侧导管)132。由此,吸入侧接头部件132构成为与主体壳体124内连通。
并且,在上侧主体壳体126的侧周壁130,以与吸入侧接头部件132对置的方式以密封状态固定有排出侧接头部件136。由此,排出侧接头部件136构成为与主体壳体124内连通。
并且,如图7所示,主体壳体124具备下侧主体壳体(转子壳体)138。而且,在上侧主体壳体126的侧周壁130的下端141的内壁,以密封状态固定有下侧主体壳体138的外周凸缘142。由此,在主体壳体124内形成有由上侧主体壳体126和下侧主体壳体138围起的内部空间S1。
如图7所示,该下侧主体壳体138具备:从下侧主体壳体138的外周凸缘142向内周侧大致水平地延伸的叶片容纳部144;以及从该叶片容纳部144向下方延伸的转子磁体容纳部146。另外,在该转子磁体容纳部146的下方形成有有底筒状的下侧轴承部件容纳部148。
而且,在下侧轴承部件容纳部148,例如通过压入等嵌装有下侧轴承部件150。在形成于该下侧轴承部件150的轴孔152,以轴支承的方式固定有轴部件154的下端部156。
并且,在该旋转叶片部件102的轴承部104内,以旋转叶片部件102能够旋转的方式插通有轴部件154。
另外,主体壳体124具备叶片壳体158。该叶片壳体158在吸入侧接头部件132侧,该叶片壳体158的外周凸缘160以密封状态固定于上侧主体壳体126的侧周壁130的下方。
另一方面,叶片壳体158在排出侧接头部件136侧且在其侧周壁162形成有开口部,该侧周壁162的开口部的周围与排出侧接头部件136一起以密封状态固定于主体壳体124的侧周壁130。
并且,叶片壳体158具备:从外周凸缘160向上方延伸的侧周壁162;以及以沿着叶轮部件106的外侧叶片部112的方式从侧周壁162向水平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部164。
通过成为这样的形状,从而能够在叶片壳体158与下侧主体壳体138的叶片容纳部144之间容纳叶轮部件106。
而且,在向下方突出地设于上侧主体壳体126的顶壁128的中央部分的突出设置部128a,通过固定支架161在叶片壳体158的延伸设置部164的内周侧开口部164a内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固定有上侧轴承部件168。
在形成于该上侧轴承部件168的轴孔170,以被轴支承的方式固定有插通于旋转叶片部件102的轴承部104内的轴部件154的上端部172。
并且,利用叶片壳体158分隔出由上侧主体壳体126和下侧主体壳体138形成的内部空间S1,在上方形成有流体导入流路174,并且在下方形成有容纳旋转叶片部件102的旋转部容纳空间S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8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