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门锁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8904.8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4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攀;蔺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李轩,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门锁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门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快速发展,对汽车安全和智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汽车门锁使用遥控钥匙开启,常发生将钥匙误锁在车内,无法开启车门。而汽车标配一把或两把钥匙,包含遥控解闭锁功能和机械开锁闭锁功能,当钥匙被误锁到车内的时候,无其他措施可开锁,只能对车窗进行破坏才能打开门锁,这易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门锁控制系统,能解决将钥匙误锁在车内无法进入车内的问题,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智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门锁控制系统,包括:遥控钥匙、门锁电机、位置感应装置、无线通讯模块及MCU;
所述位置感应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MCU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MCU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门锁电机的控制端与所述MCU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位置感应装置,用于计算所述遥控钥匙与车门锁的相对位置,并将所述相对位置发送给所述MCU;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接收解锁或上锁无线信号;
根据所述遥控钥匙的相对位置和所述无线信号,所述MCU控制所述门锁电机的上锁或解锁。
优选的,所述位置感应装置,包括:检测电路、绕组磁头装置及磁尺;
所述磁尺采用在非磁性材料的表面上镀一层磁性薄膜,且安装在所述遥控钥匙内;
所述绕组磁头装置,包括:磁头、感应线圈;
所述感应线圈缠绕在所述磁头的铁芯上,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检测电路形成闭合回路,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位置感应装置的输出端;
根据所述磁头与所述磁尺相对位移的变化,使通过所述铁芯的磁通量产生变化,所述感应线圈产生感应电压;
所述MCU通过所述检测电路获得所述感应电压,并根据所述感应电压确定所述遥控钥匙的相对位置。
优选的,所述位置感应装置包括:位置发送模块和位置接收模块;
所述位置发送模块安装在所述遥控钥匙内,所述位置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作为所述位置感应装置的输出端;
所述位置发送模块发送通讯信号,所述位置接收模块根据所述通讯信号确定所述遥控钥匙的相对位置。
优选的,如果所述位置感应装置检测所述遥控钥匙位于驾驶室的设定区域内,则所述MCU不输出上锁控制信号。
优选的,该系统还包括:移动手环,所述移动手环包括:解锁按键和上锁按键,当按下所述解锁按键或所述上锁按键时,所述移动手环输出解锁或上锁无线信号。
优选的,所述移动手环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显示汽车解锁或上锁状态。
优选的,所述移动手环还包括:第一频率源、第二频率源、发射模块;
所述第一频率源的输出端与所述解锁按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解锁按键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射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二频率源的输出端与所述上锁按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上锁按键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射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当所述解锁按键按下,所述发射模块接收第一频率信号,并发射解锁无线信号;
当所述上锁按键按下,所述发射模块接收第二频率信号,并发射上锁无线信号。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第一通讯模块、第二通讯模块;
所述第一通讯模块采用ASK调制模式,用于接收所述遥控钥匙输出的解锁或上锁无线信号;
所述第二通讯模块采用FSK调制模式,用于接收所述移动手环输出的解锁或上锁无线信号。
优选的,所述位置感应装置、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和所述MCU集成在车身控制器内。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门锁控制系统,通过位置感应装置对遥控钥匙的位置进行检测,能有效避免将钥匙误锁在车内无法进入车内的问题,同时,还可采用移动手环发送的解锁或上锁无线信号控制车门的解锁或上锁,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智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门锁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置感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对位移分布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手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控制器控制门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89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取号排队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判断门开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