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吊挂钢结构采光天窗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8816.8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9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大刚;李建亭;葛志鹏;张红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3 | 分类号: | E04D13/03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挂 钢结构 采光 天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指一种吊挂钢结构采光天窗。
背景技术
大型公共建筑、大型综合体建筑由于其自身的建筑功能需要,一般单层面积比较大,楼层层高比较高。建筑物中间设计有一个或几个具有采光功能的中庭,为建筑物提供足够的光源。这类采光中庭屋顶天窗采用钢结构受力,顶上为幕墙玻璃面板,既有采光效果,又有保温节能效果。
该类采光天窗存在如下特点:1、采光天窗受力支撑结构为中庭周边主体结构;2、采光天窗正下方为中庭部位,其与正下方结构楼板的距离较大,在天窗安装时搭设支撑高度很高,因此很难使用高空散拼的方式搭设钢结构天窗;3、此类大体积建筑在施工时不可能单独为采光天窗考虑布置塔吊,汽车吊等垂直起重设备很难完全覆盖,因此无法整体吊装钢结构天窗;4、在安装采光天窗时,其周边主体结构均已施工完成,也影响垂直起重设备的布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吊挂钢结构采光天窗,本发明的吊挂钢结构采光天窗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吊挂钢结构采光天窗,其包括:
预应力桁架,多条预应力桁架之间相互平行;
钢结构网架,所述钢结构网架沿水平方向架设于相邻预应力桁架之间;
幕墙玻璃面板,所述幕墙玻璃面板固定安装于所述钢结构网架的上表面。
本发明的吊挂钢结构采光天窗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预应力桁架包上弦杆、下弦预应力拉索、竖向撑杆以及斜拉杆,其中所述下弦预应力拉索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弦杆的两端;所述竖向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弦杆的底面,其底端连接于下弦预应力拉索;所述斜拉杆的顶端连接于所述上弦杆的底面,其底端连接于所述竖向撑杆底端。
本发明的吊挂钢结构采光天窗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竖向撑杆以及所述斜拉杆的数目均大于二。
本发明的吊挂钢结构采光天窗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预应力桁架的端部通过一竖向拉杆悬吊于框架梁的下端。
本发明的吊挂钢结构采光天窗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预应力桁架的端部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耳板,所述框架梁的下表面设置有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的表面焊接有第二耳板,所述竖向拉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耳板,其另一端铰接于第二耳板。
本发明的吊挂钢结构采光天窗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预应力桁架的端部连接于竖向钢结构。
本发明的吊挂钢结构采光天窗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结构网架的两侧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预应力桁架的上弦杆。
本发明的吊挂钢结构采光天窗的有益效果为:预应力桁架可以有效减小支撑结构的截面积,不仅可以减小支撑结构的自重,还可以增大天窗的采光效果。钢结构网架采用预应力桁架作为支撑可以增加钢结构网架的跨度,满足建筑物中庭大跨度要求。预应力桁架采用独特的连接结构和周围的建筑结构连接,使得钢结构采光天窗能与其周边结构幕墙形成很好的衔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吊挂钢结构采光天窗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吊挂钢结构采光天窗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吊挂钢结构采光天窗的预应力桁架第一端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吊挂钢结构采光天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88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