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l6Mn准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7811.3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8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范长增;何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4 | 分类号: | C22C1/04;C22C45/08;C22C21/00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13116 | 代理人: | 续京沙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l sub mn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准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984年以色列科学家D.Shechtman首次在甩带急速冷却的Al-Mn合金中发现了二十面体准晶,这是一种全新的晶体学结构:具有长程取向序但无平移周期序(Phys.Rev.Lett.(物理评论快报)53(1984)1951)。迄今为止人们在几百种合金系中发现了准晶存在,其中既包含二十面体准晶,也含有8次、10次、12次和18次旋转对称性的准晶。这种非晶体学的对称元素与经典晶体学理论所要求的布拉菲点阵的平移周期性不相容,因此激发了大量理论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准晶特殊的结构使其具有一些优异的性能,如高硬度、高抗腐蚀性、低摩擦系数、低界面能等。准晶的发现者D.Shechtman也于201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作为第一种发现的准晶:Al6Mn一直受研究者所重视。合成准晶是进行结构和性能研究的基础,目前已知的合成Al-Mn体系准晶的其他方法有:甩带急冷法、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离子束辐照、快速高压法(Nature(自然)320(1986)153)和低压凝固法(Script Metall.21(1987)13)等。除后两种方法之外,前几种传统制备Al-Mn体系准晶的方法都耗时较长,并且合成的样品不致密、易产生气孔等缺陷。快速高压法和低压凝固法虽然能克服上述缺点,但根据报道,其中加压仅仅是轴向加压。因此,样品在各个方向受力并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高效省时、能合成高质量Al6Mn准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主要是对纯Al粉末和Mn粉末均匀混合之后进行简单压制成坯,然后用六面顶压机加压加温从而直接制得准晶块体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按照原子配比高纯Al粉:Mn粉=6:1的比例,将高纯Al粉末和Mn粉末研磨均匀混合之后装入硬质合金模具中,在液压压片机中2-4MPa下加压100-200s,制得预备块体。
(2)将石墨炉管状炉体两端用叶腊石片密封,石墨炉中套装氮化硼坩埚,坩埚两端用氮化硼片密封,同时石墨炉两端包裹及导电用石墨片,然后将上述管状石墨炉体、氮化硼坩埚、氮化硼片、叶腊石片以及石墨片连同六面顶压机使用的叶腊石方块以及导电钢碗放于温度为150-200℃的烘干箱中烘干2-4小时以上备用。
(3)将步骤(1)制得的预备块体装入氮化硼坩埚中并将步骤(2)烘干的管状石墨炉体、氮化硼坩埚、氮化硼片、叶腊石片以及石墨片组装,放置于六面顶压机中,设定压力控制在3-6GPa等静压,控制温度加热至700-850℃,保温30-60min;待温度降至480-580℃,保温1-3h。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工艺简单、能耗低,只需采用常规高压设备。
2、效率高,不需要对原材料过多的处理就可以直接使用原材料来合成准晶。
3、制得的准晶致密没有气孔,质量性能优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准晶SEM图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在图1采样点的EDS能谱成分分析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清洁样品表面后测得XRD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Al6Mn准晶TEM透射电镜5重对称轴方向衍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Al6Mn准晶的SEM扫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Al6Mn准晶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高纯Al粉1.1946g,高纯Mn粉0.4052g,将纯Al粉末和Mn粉末放置于研钵中充分研磨混合均匀装于的硬质合金模具中,硬质合金模具内径为Φ10.6mm,在液压压片机中2MPa下加压100s,制得直径为Φ10.6mm厚度为7.6mm的预备块体。
石墨炉为高16.6mm外径Φ14mm内径Φ12.1mm管状炉体,两端用Φ12.06mm厚3.3mm叶腊石片密封,石墨炉中套装氮化硼坩埚,坩埚高10mm外径Φ12mm内径Φ10.8mm,两端用直径Φ10.75mm厚1.2mm氮化硼片密封,同时石墨炉两端包裹及导电用石墨片规格为直径Φ14厚1.6mm。将上述管状石墨炉体、氮化硼坩埚、氮化硼片、叶腊石片以及石墨片连同六面顶压机使用的叶腊石方块以及导电钢碗放于温度为180℃的烘干箱中烘干3小时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7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