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7467.8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3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虎;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配电 自动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配电自动化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网自动化是当前国内外电力行业的前沿技术之一,特别是在电力走向市场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逐步开发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已是大势所趋,然而在前一段时期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城市建设速度迅速,负荷增长率高,配电网络电源点落后于城市建设的情况下,如何使城市配电始终处于安全、可靠、优质、经济、高效的最优运行状态,提高配电网系统运行的经济性,降低配电网运行维护费用,最大限度的提高用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整个配电系统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改善为用户服务的水平成为目前我们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因而,一套优秀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自然也成为现如今配电网输送水平提高的关键。
现有的低压配电自动化系统大多不具备故障自动处理功能,在检测出系统运行时的故障后,需要人们一个个的进行查看和排除,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也不具备自动恢复供电功能,在意外断电时,需要人工重新启动供电,较为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压配电自动化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低压配电自动化系统,包括低电压配电主站、低电压配电子站和低电压配电终端,所述低电压配电主站与低电压配电子站连接,所述低电压配电子站与低电压配电终端连接,所述低电压配电主站包括有第一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报警模块和故障自动处理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故障自动处理模块均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连接;所述低电压配电子站包括有测控模块、第二通信模块、故障检测模块和自动恢复供电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输出端与自动恢复供电模块连接,且第二通信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测控模块和故障检测模块连接;所述低电压配电终端包括有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GPS定位模块、低电压配电模块和第三通信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低电压配电模块连接,且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三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第三通信模块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和GPS定位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低电压配电主站与低电压配电子站双向连接,所述低电压配电子站与低电压配电终端双向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分别与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三通信模块双向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故障自动处理模块均与数据处理模块双向连接。
优选地,所述故障自动处理模块用于自动处理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出的故障。
优选地,所述测控模块用于对低电压配电子站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测,所述自动恢复供电模块用于在意外断电时自动恢复供电。
优选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低电压配电终端的运行数据和环境数据进行采集,所述GPS定位模块用于对低电压配电终端的位置进行定位。
优选地,所述低电压配电模块包括有馈线开关和低电压配电设备,且馈线开关和低电压配电设备均与控制模块连接。
本发明中,该低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系统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能够对低电压配电终端的运行数据和环境数据进行采集,通过GPS定位模块能够对低电压配电终端的位置进行定位,通过控制模块能够控制低电压配电模块进行配电,通过第三通信模块既能接收控制信号,又能够将定位信息和采集的数据传输至第二通信模块,通过测控模块能够对低电压配电子站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测,通过自动恢复供电模块能够在意外断电时自动恢复供电,避免人工恢复供电,浪费时间,通过故障检测模块能够检测出系统运行时的故障,通过故障自动处理模块能够自动处理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出的故障,所述报警模块能够在系统运行异常时进行报警,通过数据处理模块能够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本发明能够自动处理系统运行时出现的故障,也能够在意外断电时自动恢复供电,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低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74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