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度可变形结构及由其制成的锂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7273.8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9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崔仁硕;金起范;吴奎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10/052;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蔡胜有;郑毅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度 变形 结构 制成 二次 电池 | ||
1.一种包含具有嵌入式形式的基本位移单元的极度可变形结构,其中m个多边形基本单元元件被布置为彼此相邻,在所述m个基本单元元件中形成有m个分离部,在所述基本单元元件之间形成有将所述基本单元元件彼此连接的接合部,其中所述接合部具有这样的接合部式样:其中布置在所述基本单元元件外部的外接合部和不与所述基本单元元件外部接触的内接合部依次重复,并且所述m个基本单元元件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接合部式样而改变,并因此被激活,此处m为整数4或6,
其中形状转换材料由n级层次结构构成,所述n级层次结构包括一级位移单元至n级位移单元,此处n是2或更大的整数,
其中所述一级位移单元包括m个基本位移单元,在所述m个基本位移单元中形成有m个分离部,在所述基本位移单元中形成有将所述基本位移单元彼此连接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具有这样的一级接合部式样:其中布置在所述基本位移单元外部的外接合部和不与基本单元元件外部接触的内接合部依次重复,并且所述m个基本位移单元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接合部式样而改变,
其中所述n级位移单元包括m个n-1级位移单元,在所述m个n-1级位移单元中形成有m个分离部,在所述n-1级位移单元中形成有将所述n-1级位移单元彼此连接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具有这样的n级接合部式样:其中布置在所述n-1级位移单元外部的外接合部和不与基本单元元件外部接触的内接合部依次重复,并且所述m个n-1级位移单元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接合部式样而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度可变形结构,其中所述位移单元的所述接合部式样各自具有接合部1至接合部m,所述接合部1至接合部m中的每一个具有选自外接合部和内接合部中的接合部形式,并且彼此相邻的所述接合部包括与接合部形式不同的α型接合部形式和具有与α型接合形式相反的接合部形式的β型接合部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度可变形结构,其中在所述一级位移单元至所述n级位移单元中,α型接合部式样和β型接合部式样依次交替地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度可变形结构,其中所述单元元件和所述接合部包含选自以下中的任何一种材料:硅酮橡胶、聚酯树脂、水凝胶、过渡金属、碳纤维及其任意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度可变形结构,其中所述基本位移单元的所述接合部由能够进行三维旋转运动的结构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度可变形结构,其中所述接合部具有铰接结构。
7.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括:第一单元;以及封装所述第一单元的封装材料,其中所述封装材料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极度可变形结构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单元包括含有正电极活性材料和正电极集电体的正电极、负电极活性材料和负电极集电体,并且包括布置成面向所述正电极的负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正电极与所述负电极之间的隔膜。
9.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含正电极活性材料、布置成面向所述正电极活性材料的负电极活性材料、设置在所述正电极活性材料与所述负电极活性材料之间的隔膜、以及设置在所述正电极活性材料和所述负电极活性材料中的每一个的外侧的正电极集电体和负电极集电体,其中所述正电极活性材料和所述负电极活性材料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极度可变形结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72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