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内感应取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7106.3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9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威宇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H9/04;H02M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感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的技术领域,特别是高压线路上以非接触式取电的设备及相应负载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所提供的电能的稳定性、不间断性、遇冲击恢复性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作为电力系统的生命线的高压输电线路及配套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也提出了高要求。现有大量的采用非接触式感应取电的设备电路用于稳定控制高压线路,能够不借助风力、太阳能等外界能量做到高压线路的自我保护。感应取电能够获得远低于高压电电压的电能,在用于线路设备防盗、巡线机器人、带电作业机器人等领域外,也能延伸到其它领域。
目前,我国的隧道内照明设计普遍停留在基本保障使用功能的阶段。短程列车隧道采用无照明,中长程隧道采用发电设备提供照明,或是从外部接入电源供电。这些方式的能量消耗较高,且隧道的照明不需要时刻进行。现有的供电新方法是采用太阳能或风能,但这两类清洁能源提供的能量有限且不稳定,效果也不好。在夏冬两季,隧道内外温差普遍较大,列车进出隧道时的温差容易对列车的车厢及内部物品造成损害。一般需要在隧道内安置排气的风扇,排除隧道内气体,让外部气体流入,降低温差。而风扇也需要提供较多电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隧道内感应取电装置,采用非接触式获取高压线路电能,提供稳定的照明和有效的排风措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成本较低,充分利用电能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隧道内感应取电装置,包括感应取电模块、可变电阻、固定电阻、整流电路、变压器泄放电路、电阻泄放电路、单刀双掷开关、稳压电路、单片机和负载,所述感应取电模块包括可变电阻、固定电阻、单片机、单刀双掷开关和若干个电路;所述感应取电模块中设有感应取电部分,感应取电部分包括母线和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内包含取电线圈;所述电流互感器与可变电阻、固定电阻并联,电流互感器与整流电路电连接;所述整流电路与单刀双掷开关、变压器泄放电路、电阻泄放电路、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稳压电路电连接;所述稳压电路与负载并联。
作为优选,所述母线为高压线路,母线安装在隧道内,感应取电模块安装在母线处。
作为优选,所述可变电阻与固定电阻串联,整流电路与整体电阻并联。
作为优选,所述单片机与变压器泄放电路、第一滤波电容、单刀双掷开关、负载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负载包括照明灯泡和风扇;所述照明灯泡安装在隧道顶部,风扇安装在隧道侧面。
作为优选,所述单刀双掷开关上设有两个电路接口,电路接口分别与整流电路和变压器泄放电路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变压器泄放电路由变压器、稳压管、功率管、限流电阻和分压电阻构成,电阻泄放电路由泄放电阻、稳压管、功率管、限流电阻和分压电阻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非接触式取电的感应取电电路用于隧道内的高压线路取电,将获得的电能用于隧道内照明和排风设备,通过在电阻控制上采用可变电阻,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让单片机控制负载的用电情况,节约电能。整个过程由单片机控制,人工干预低,装置能够提供稳定的供电电源。实现高效、快速的运转,方便维护,实现设备自动完成的目标。这套设备能够充分利用电能资源,适用于各类隧道,成本较低,能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隧道内感应取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隧道内感应取电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母线、2-电流互感器、3-可变电阻、4-固定电阻、5-整流电路、6-变压器泄放电路、7-电阻泄放电路、8-单刀双掷开关、9-稳压电路、10-单片机、11-感应取电模块、12-照明灯泡、13-风扇、14-隧道、15-第一滤波电容、16-第二滤波电容、17-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威宇,未经陈威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71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芯永磁电机
- 下一篇:一种现场作业手持终端无线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