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计算双向层替换浮动基准面的海拔高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6931.1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6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杰;刘连升;费建博;杨子川;邢春兰;张志禹;杨威;李赋斌;闫艳琴;张开拓;陈松;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帕美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6 | 代理人: | 宋菲,刘云贵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计算 双向 替换 浮动 基准面 海拔 高程 方法 | ||
1.一种用于计算双向层替换浮动基准面的海拔高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确定多个观测点,获得每一个观测点的大地坐标和实际高程;
根据每一个观测点的大地坐标,通过坐标变换得到该观测点的相对坐标;
根据每一个观测点的相对坐标,获得低速层的速度和高速层顶界面的高程;
由低速层的速度和高速层顶界面的高程计算得到从实际地表下剥到高速层顶界面的下剥时间;
用替换速度替代实际低速层的速度,保持下剥时间不变,由下剥时间、高速层顶界面的高程和替换速度得到每一个观测点的拟地形高程;
按照排列长度对每一个观测点的拟地形高程进行平滑处理,得到该观测点的相对于拟地形的浮动基准面的海拔高程;
按照排列长度对每一个观测点的实际高程进行平滑处理,得到该观测点的相对于实际地形的浮动基准面的海拔高程;
对工区内所有的二维测线的相对于实际地形的浮动基准面进行三维空间的平滑处理,以保证相交的测线闭合;
根据传播时间相等原则,由替换速度、高速层顶界面的高程和相对于拟地形的浮动基准面的海拔高程,计算得到实际地形的浮动基准面的海拔高程对应的低速层的速度;
其中,所述传播时间相等原则为:
对于任意一个观测点,从实际地形的高程以实际低速层的速度传播到高速层顶界面的时间与从拟地形高程以替换速度传播到高速层顶界面的时间相等;从相对于实际地形的浮动基准面以低速层的速度传播到高速层顶界面的时间与从相对于拟地形的浮动基准面以替换速度传播到高速层顶界面的时间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计算双向层替换浮动基准面的海拔高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点包括炮点和检波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计算双向层替换浮动基准面的海拔高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列长度为:
对于每一个炮点,该炮点与最远的检波点之间的沿测线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计算双向层替换浮动基准面的海拔高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地坐标为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的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帕美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帕美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69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