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6921.8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6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廖力勍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柴亮;张天舒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摸屏因具有易操作性、直观性和灵活性等优点,已成为个人移动通讯设备和综合信息终端,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以及超级笔记本电脑等主要人机交互手段。触摸屏根据不同的触控原理可分为电阻触摸屏、电容触摸屏、红外触摸屏和表面波(SAW)触摸屏等四种主要类型。其中,电容触摸屏具有多点触控的功能,反应时间快,使用寿命长和透过率较高,用户使用体验优越,同时随着工艺的逐步成熟,良品率得到显著提高,电容屏价格日益降低,目前已成为中小尺寸信息终端触控交互的主要技术。
图1例举了一种现有传统自容式Incelltouchpattern(盒内触控图案)设计的俯视示意图,图中每一个大小为5*5mm的矩形图案即为一个触控单元1,它同时起到了TX(发送信号)和RX(接收信号)的作用,每个触控单元1通过信号线3与柔性线路板2绑定(FPCBonding)区驱动芯片21(IC)的管脚(pin)相连接。触摸屏工作时,人手指的触摸会导致相应矩形触控单元1的自电容发生变化,驱动芯片21捕捉到这一信号后,可根据该触控单元1电容的变化来判断手指的具体位置,如图2所示。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图1中,每个矩形触控单元1对应一条信号通道,矩形触控单元1越小,一次触控操作中,电容发生变化的触控单元1数量就越多,触控灵敏度也就越高。但是触控单元1数量过多会使触控面板的Fanout区(扇出区)布线所需空间大大增加,从而导致边框变宽,而且触控单元1数量增多相应的功耗也会增加,同时也增加了FPCBonding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针对现有的触控面板存在的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灵敏度高、布线简单、功耗低的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底和设置在基底上方的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包括多个触控单元,每个所述触控单元均具有凸部和凹部,其中任意一个所述触控单元的凸部均能够与其周围的所述触控单元的凹部相配合。
优选的是,多个所述触控单元的图形包括第一图案和第二图案,且所述第一图案和所述第二图案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均交替设置;其中,
所述第一图案的第一侧和第三侧相对设置,第二侧和第四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图案的第一侧和第三侧均具有一个所述凸部,且这两个所述凸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图案的第二侧和第四侧均具有两个所述凸部,且这四个所述凸部对称设置;
所述第二图案的第一侧和第三侧相对设置,第二侧和第四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图案的第一侧和第三侧均具有两个所述凸部,且这四个所述凸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图案的第二侧和第四侧均具有一个所述凸部,且这两个所述凸部对称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触控层还包括辅助触控单元,所述辅助触控单元与位于所述触控层的周边区域的所述凹部相配合,以使所述触控层与所述触控面板的显示区相对应。
优选的是,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多条引线,每一条所述引线的一端连接一个所述触控单元,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引线与触控面板的数据线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触控层与所述触控面板的公共电极层分时复用。
优选的是,所述触控单元的材料为ITO。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的触控面板。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在本发明中一个所述触控单元的凸部均能够与其周围的所述触控单元的凹部相配合,故当人的手指与触控面板发生触摸时,势必会导致至少两个触控单元的自电容发生变化,而在现有技术中矩形触控单元在发生触摸时,发生自电容变化的触控单元的个数最少情况是一个,因此本发明中所提供的触控层的灵敏度较现有技术而言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触控面板在发生触摸时,自电容发生变化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触控面板中一个触控单元和现有的触控面板的一个触控单元的示意图;
图5为测试本实施例触控层的触摸性能的示意图;
图6为测试现有的触控层的触摸性能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触控单元;11、第一图案;12、第二图案;2、柔性线路板;21、驱动芯片;3、连接线/信号线;4、辅助驱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69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提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